剑桥中国隋唐史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这一时期的回顾(2/2)

    在消极的一面,武后统治的最后几年每况愈下。她的统治是高度独断的,以致当她失去控制时,行政结构立刻开始出现裂痕。她不但对此视而不见,而且不能以她一贯的无情手段为后来者提供什么根基。她的被废黜留下了一个让几个平庸的竞争者没法填补的真空;在统治集团内部随之产生的冲突中,衰落越来越快。冲突不限于在皇帝同皇室成员结成的党派和外戚结成的党派之中进行,而且还存在于官僚集团内部。

    在武后统治的整个时期,贵族通过诸如排外性的内部联姻的手段成功地维护了自己的社会声望,并且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已与通过科举制发迹的“新”人在官场中日益严重的侵犯进行斗争。通过在吏部和门下省保持高度的控制,他们已经为唐代中兴时预期的贵族复兴准备好了一切。3武后曾经反对这一集团,而支持地位较低的地方精英集团,并且帮助其中许多人担任高级职务。但是到了后来,主要反对她并导致她被废黜的,却正是这些受过她恩宠的人,这就显得矛盾了。原因有几个,而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是上面提到的官僚冲突的存在。官僚们自己正在受到武后的“酷”吏和那些在她最后年代通过不正当手段进入官僚集团的人的挑战。员外和斜封官人数的增加、在连续两个统治时代中由于妇女擅权而造成的官僚宗派的形成,使一个原已严重的问题更趋严重。韦后和太平公主的垮台和对她们所支持的弊病的改革,使玄宗赢得了一个重新统一的官僚集体的支持。他准备很好地使用这个官僚集体。

    2 见袁枢:《通鉴纪事本末》(国学基本丛),第178页。 1 关于这一问题的清楚明了的讨论,见白乐日:《作为功利主义官僚的指南的历史》,载w.g.比斯利和浦立本合编:《中国和日本的历史学家》,(伦敦,1961年),第78—94页;芮沃寿编;《中国的文明和官僚》(纽黑文,1964年),第129—149页有此文的英译文。 2 见陈登原:《国史旧闻》(北京,1958年),第117页以后;岑仲勉的《隋唐史》(北京,1957年)在第181页以后论述了各种考试的声望。 1 所有的“新”官员,甚至那些被任命担任朝廷最受尊敬和最负责的“清望”官职的人,决不是都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见《唐会要》,卷67第1181页。 2 《通典》,卷17第94页。 3 例如见中川学:《唐宋客户研究》,载《东洋学报》,46.2(1963年),第97—110页。 1 关于府兵部队的分布,见菊池英夫:《关于唐折冲府分布问题的一个解释》,载《东洋史研究》,27.2(1968年),第1—31页。浦立本著《安禄山之乱的背景》有府兵分布的地图。一般地说,华中、华南和东部平原的部分地区没有府兵的负担。 2 武后得人心的上述这些迹象被郭沫若著《武则天》(第135—137页和154—155页)所引。郭沫若企图证明武后生在四川,比传统的日期晚几年,但说服力不强。 3 见筑山治三郎:《唐代政治制度研究》(大阪,1967年),第78页以后。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