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元帅徐向前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9(2/2)

    徐向前每夜训练的,多是中队长以上的骨干。工人们开始不大接近这个“外乡佬”。

    由于他热情又耐心,很快工人同他亲近起来。老工人叫他“阿弟”,年轻人称“阿哥”,

    他成了工人兄弟知心的朋友。他买菜做饭,工人来帮忙;工人有什么难处,也向他倾诉。

    他们赤手空拳“纸上谈兵”,每晚都在上课。

    武装起义什么时候发动,徐向前不了解;工人赤卫队到哪里搞武器,没人说。军事

    训练会有什么成绩,不射击,不演习,很难看出来。徐向前逐渐意识到,不应光“纸上

    谈兵”,要着重训练人的思想,而不是军事技术。他在每天的课目中,加上些社会发展

    史的内容,讲些爱国英雄人物的故事。他讲林则徐禁大烟的故事;讲戚继光率兵收复台

    湾、讲文天祥的正气歌。工人赤卫队员的情绪,越来越活路。深夜,大家情不自禁地轻

    轻唱起了《国际歌》。

    已经快入冬了,中国的北方冰雪封门,广州却仍是温暖如春。树是绿的,山是青的,

    人们还穿着单衣,脚拖木屐。徐向前来广州城已经两个多月,整天整夜闷在屋里,二十

    多岁的青年人,心里很不是滋味。想想前几年,不是在军校操练,就是出征行军打仗,

    生活多么新鲜有趣!现在不军不民,不男不女,蹲在屋里还自己做饭。他真想跑出去,

    看看观音山,看看黄埔岛,会会朋友!可是,党组织规定的纪律不能违犯,他无权外出。

    再说,昔日黄埔的战友、同事,眼下不是**就是反蒋,已经各走各的道路了。他绝对

    不能外出。

    夜晚,训练又开始了。工人赤卫队员们提出,听说有的联队有武器了,问徐向前会

    不会发枪。徐向前说:“不会,不会。”

    “打仗,哪有空着手的道理!”有人埋怨说。

    “打狗,还要棍棍呀!”有人笑着说。

    “不要急嘛!”徐向前耐性解释着,“到那一天,枪会有的,弹会有的,飞机、大

    炮也会有的!”

    他的鼓动和劝说,使渴求武器的工人赤卫队员笑起来。他心里明白,说大话不解决

    眼前的问题,就向大家说:“没武器,每人先预备根棍棒、铁尺、菜刀也行哩!”

    大伙听了,有的发笑,有的摇头,都认为这“山西佬”开玩笑。徐向前却认真地说:

    “每个人是要先备件武器,赤手空拳怎么上战场!我们工人阶级有两只手,自己解放自

    己,不靠神仙皇帝,要拿木棍、菜刀、铁尺去夺敌人的枪!”

    一番实实在在、又富有鼓动性的话,把大伙儿劲头鼓得足足的。可是,等大伙儿散

    去,徐向前又暗暗发愁:武装起义不是儿戏,棍棒怎能和持有洋枪、洋炮的军队拚命呢?

    他这个指挥官,也要有件武器呀!哪里去找呀?他的两眼在屋子四处搜寻,除了秤杆,

    就是秤砣,连根木头棒都没有。他随手摸起一个铁秤砣,掂量几下,笑了。

    广州起义的准备,在暗中策划进行着。11月26日,广东省委书记张太雷从香港潜入

    广州城,秘密召开了多次会议,进行动员和组织工作。12月7日,在工农兵代表参加的会

    上,张太雷说:“苏联十月革命,首先有列宁格勒的两团士兵同情工人,后来影响了帝

    俄在前方作战的部队,终于取得革命成功。

    今天我们起义,也有两个团的士兵同情我们,如果打响之后,能够影响军阀们在梧

    州混战的部队,我们也有可能完成革命任务!”他要求各区的工人赤卫队要听从指令,

    加紧准备,一声令下,全线出动。在这次会上,决定了起义的时间:12月12日。徐向前

    听了会议传达,加紧了对工人的训练。

    正在这个关头,一个秘密的武器转运站被暗探侦破了。蒋介石、汪精卫等反革命头

    目,正被南昌暴动、秋收暴动搞得惊魂未定,得知广州又要闹事,即调兵遣将,准备扑

    灭这团烈火。

    南京方面连发三个电报给广州的陈公博和公安局长朱晖日,要他们火速解散教导团,

    严查工人赤卫队总部的行迹。汪精卫的老婆陈璧君特地从上海到广东,面向张发奎传达

    镇压**暴动的指令。

    生死搏斗,你死我活。广东省委领导下的行动委员会临时决定,把起义的时间提前

    到11日凌晨举行。

    “我当时是个一般党员干部,”徐向前在《历史的回顾》中说,“不了解全面情况,

    也不知道起义的主要领导人是谁。根据广东省委的要求,我们的训练一直紧张地进行着,

    至起义前夕,共训练了40多名骨干……”

    起义提前,徐向前和他率领的工人赤卫队,仓促集合编队。第六联队说是有500人,

    好不容易集合起来不满300人。

    10日深夜,在那个造秤的小工厂里,徐向前根据革命军事委员会紧急会议的决定,

    传达了武装起义的计划:

    一、起义发动的时间在11日凌晨3时半;

    二、夜间普通口令为“暴动”,特别口令为“夺取政权”;

    三、参加起义的军人、工人赤卫队员,一律在颈上系红布条;

    四、先除掉军队中的反动军官,收缴的枪支首先武装工人赤卫队。

    这时,徐向前才听说:起义总负责人为广东省委书记张太雷;军事行动总指挥为叶

    挺;总参谋长徐光英;工人赤卫队总指挥为周文雍。

    传达完命令,徐向前和党代表阿陈,把事先准备好的红布条,像发证书似的,一一

    分发给队员们。此时,徐向前最盼望的是发给他们几支枪。

    利用进入战斗前的分分秒秒,徐向前还向大家作战斗动员,讲解巷战中应特别注意

    的事项。忽然,从门外走进一位青年妇女。她挎着个买菜的篮子,包着头,只露出两只

    机灵灵的大眼睛。没说话,徐向前便认了出来,是女“交通”。

    她放下篮子,掀掉盖在上边的青菜瓜果,露出两支手枪,七八个手榴弹。

    “哟,武器!”徐向前高兴地先叫出声。

    “还有吗?”党代表阿陈数着手榴弹,似乎嫌少。

    “没呀!”女“交通”摇摇头说,“发给你们的就这些。等打开敌人的仓库,枪和

    手榴弹多的是。”

    一个联队近300人,这几件武器实在太少了。徐向前后来才知道,工人赤卫队在小北

    一家米店的武器转运站,被公安局侦破了,原定起义前给工人发武器的计划落空了。

    “交通”送来的这两支手枪和几个手榴弹,还是从别处匀来的。战斗就要打响了,事到

    如今,徐向前和党代表只好说:有这几件武器,总比光是棍棒、铁尺好多了。他当即决

    定,两支枪由他和党代表用,一是他们便于率领冲杀,二是他俩会放枪。手榴弹,先分

    发给三个大队长和几个当过兵的工人。大家也没说什么,有的摸摸身上的匕首,有的拍

    拍别在腰带上的铁尺、菜刀之类的武器,表现出工人阶级一种无畏的英勇气概。

    “好啊!我有刀!”有的得意地说。

    “我有剑!”有人拔出剑,在空中挥舞一下。

    “我有炮!”一个老工人,拿出个短把的装火药的小统枪。

    还说,这是他祖父留下的。

    笑声、热情豪爽的言语,使徐向前感动中又有一种说不出的情感。他这两年经历过

    无数次战斗,亲身体验了战争、流血,亲眼见过战友的牺牲。他看见过,许多士兵上战

    场前,满脸笑容,可是枪声一响,有人倒下,那脸就变了。他想,这些从来没经过枪炮

    的工人,战斗打响以后,会是怎样啊!

    徐向前一生身经百战,但对率部参加广州起义,只有两支手枪和七八个手榴弹,却

    终生不忘。在他83岁高龄著作的《历史的回顾》中写着:

    “……敌军大部队驻在城外,城内兵力空虚,对起义有利。

    起义的主力军是张发奎部叶剑英同志当过团长的教导团,原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

    分校的底子,共一千三百多人,武器装备较好,有一定战斗力。他们是不久前随张发奎

    部南下进驻广州的。另有警卫团、炮团和黄埔警卫营一部,也有武器。只有工人赤卫队

    是赤手空拳。原说起义前要给各联队送武器来的。

    我们左等右等,等了半夜,不见人影。大家心急火燎,议论纷纷。这时,有位提着

    菜篮子的年轻女同志走了进来,从篮子里拿出两支手枪、几枚手榴弹。这点东西,加上

    些铁尺、木棒、菜刀,便是我们联队起义的武器。”

    深夜的广州,像火山爆发前那样平静。徐向前和他的弟兄们,等待着出击的命令。

    震惊中国的广州武装起义,就要爆发了。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