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原始神话的系列中,各民族都按照自己的直观表象创造着自己的神话,因此,各民族的神抵具有各不相同的形象,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生变化。一般而言,神抵形象的变化,大致经历了如下几个阶段:
1动物神抵。在神话发展的低级阶段,人们不是按照自己的模样去塑造神抵,而是仿照各类动植物乃至无机物去塑造他们心目中关于神抵的种种形象,于是,便有了原始古朴的神抵形象——动物塑造。它产生于原始思维的早期阶段,属于最原始的图腾崇拜,即“拜物教”,带有浓厚的神秘性和万物有灵信仰的特征。各民族神话的神抵形象,无一不经过这一原始阶段。
2人兽同体。随着神话发展进入“启蒙”阶段,动物神抵身上的“人的要素”如体形渐渐增长,动物因素慢慢减弱,从而有了人兽同体的神形形象。它产生于原始思维的中期,神秘性和万物有灵信仰的色彩依然浓厚,但是,“人”已成为“神”的一部分,且人的社会生活内容也开始进入神话。从神话研究的角度看,人兽同体相对动物神抵是一大进步,但还没有摆脱对非人格力量的依附心理,其外形仍停留在泛灵论的动物世界。中国上古神话中的神祗,更多具有人兽同体的特征。
3神人同形同性。这类神祗,采用了彻底的人类外形,且具有人的意志、**、性格,拥有超人的能力和达到自己目标的非凡手段。但是,通过这种神异的能力、手段所实现的目标,却是“人性化”的,即神话的人化程度很高。它是晚期原始思维神话意象的产物,具有相当一部分逻辑思维的因素。
希腊神话中的神是高度人格化的。从神抵形象的造型看,多偏重于神人同形同性,主要神抵都经历了相当彻底的“人化”。他们不但具有人的形象和性格,甚至人的七情六欲、喜怒哀乐,诸神也样样具备,世俗化的色彩极浓。他们贪图眼前的享受与现世的快乐,极少有“神的架势”。与凡人的区别仅仅在于神长生不死,具有无比的法术和智慧,有超乎凡人的神力。其“人化%王表现在:奥林波斯众神不仅是自然力量的象征,而且是社会力量的表现,他们过着近似人世的生活,只是更为随心所欲罢了。在他们身上,消失了古老神抵的恐怖感和神秘感。他们有时为争风吃醋打得不可开交,有时又可以玩世不恭地进行恶作剧。如战神与爱神私通,被爱神的丈夫发觉,于是把他们包在一张网里送到众神那里,引得众神哄堂大笑。由此可见,虽是神话,反映的却是希腊社会的世俗生活。这就与东方式神界的威严形成鲜明的对比。仅举东方较有代表性的中国神话为例,中国神话中的神抵还有浓厚的动物色彩和人兽同体的特点,如人面龙身的雷神,人首蛇身的伏羲和女蜗,人身牛首的神农等。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三皇五帝”都是有着高尚“品格”和“德行”的伦理道德的典范,威严庄重,令凡人敬畏至极。希腊神话中“神的故事”实际基于人的体验和人的感受,所以,希腊神话可以说是“人话”。
2.浓郁的人本主义色彩。
以“人”为本,肯定人的现世追求、世俗享受,反对蒙昧,推崇科学,是人本主义思想的中心内容。在希腊神话中,就体现出浓郁的人本主义色彩。希腊神话“神人合一”,神所经历的生活,实际上就是人的社会化的生活,对神的肯定与赞扬,实际就是对人的肯定与赞扬。因此,希腊神话的文化心理背景是乐观主义的。如果说东方神话具有浓厚的“宗教”意识,那么,希腊神话则较少受宗教影响。它充满了追求光明,酷爱现实生活,以人为本,肯定人的力量的思想,神力即人力越强,享受的就更多,生活的幸福就越大。更为突出的是希腊神话中对于来世的观念与态度。他们的冥界也充满了明朗与人间的气息,不存在“末日审判”的恐怖与神秘。总之,希腊神话体现了人类童年时代的天真纯朴、活泼浪漫,以及古希腊人渴望征服自然的顽强意志和美好理想。
3.希腊神话形象生动,意境优美,在艺术手法上,既有浪漫夸张,又有现实描写,表现了古希腊人丰富的想象力和极大的创造力。
希腊神话的基本要素则是对“力”的崇拜与追求。中国神话传说中的神或英雄都大多具备品格和道德方面完美无缺的特征,希腊神话中的神受人崇拜的主要原因则因为有超凡的神力。两种不同内涵的崇拜,决定了两种趋势的民族文化发展走向:对“德”的尊崇,对伦理行为的过度关注,导致了人的精神的实用倾向和经验化,表现为拒绝对宇宙现象进行超出当时人类事务范围的遐想、估量及研究,形成鲁迅所说的自古华夏之民重实际而黜玄想的民族文化基因;对“力”的崇拜很快导致了对某种长于把握并支配“力”的“知识”的不倦探究。
希腊神话中,命运集中体现为“神谕”的决定性作用;神只有在人类的帮助下才能战胜对手。这样,在“命运”面前,凡人对神灵几乎取得平等地位,人不再是屈居于神力或神威之下的可怜生灵。而在中国神话里,却有着伦理色彩十分浓厚的“天命”观念。从表面看,古史中的帝王更为自由,更有权威,但仍从属于更高层次的决定力,古人称之为“天命”。从而表现出与“命运”的区别:人人都有“命运”,唯独一人才能享有“天命”;“命运”生而注定,“天命”则依照人的道德或才能有所变迁。因此,西欧重个性发展,中国重一致性的伦理。
希腊神话的地位和影响是无可比拟的,其思想性和艺术性都达到相当的高度。马克思说:“希腊神话不只是希腊艺术的武库,而且是它的土壤。”希腊神话不仅对古希腊文学艺术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而且对欧洲文学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希腊的一切文学艺术作品,史诗、悲剧以至造型艺术,大多以神话为题材。罗马神话则完全继承了希腊的整套神话故事,只是把希腊神换成了拉丁名字。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艺术,特别是绘画,其题材的来源之一就是希腊神话。17世纪古典主义悲剧,有一部分取材于希腊神话。19世纪欧洲的浪漫主义作家,常常把希腊神话中的英雄作为歌咏的对象。本世纪西方现代派作家,受希腊神话影响,以希腊神话为题材而创作的也不乏其例。爱尔兰作家乔伊斯的名作《尤利西斯》,便是受希腊神话中的伊大卡岛国王俄底修斯的故事的启发而创作的,作品与俄底修斯的故事形成对应关系。在当代文艺学范围内,人们对神话的兴趣逐渐升华为一种研究旨趣、批评方法乃至理论体系,这就是当代国外文学批评理论中的重要流派之——神话一原型批评。希腊神话对欧洲思想文化方面的影响更是源远流长。欧洲文学中的热爱现实生活,积极追求自然和人性美,以人为本,强调人的力量等思想,以及不断进取的乐观主义精神,都能在希腊神话中找到它们的源头。现在,希腊神话中的许多人物形象和故事传说,已植根于欧洲人民的日常生活和语汇中,成为人们普遍使用的典故,如“不和的金苹果”、“木马计”、“潘多拉的盒子”、“普洛克拉斯的铁床”、“金羊毛”、“奥吉亚斯牛圈”等。至于盗天人给人间、为人类带来光明的普罗米修斯和为民除害造福的赫刺克勒斯这些神和英雄的名字更是家喻户晓。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一些哲学流派,大部分源于古希腊神话,如尼采之于古希腊悲剧及日神、酒神,弗洛伊德之于俄狄浦斯情结,加级之于西绪弗的神话等等。可以说,希腊神话已成为研究欧洲文学和西方精神必备的常识,不懂希腊神话,就很难透彻理解欧洲文学和西方精神。希腊神话是“历史上的人类童年时代”的产物,它们“作为永不复返的阶段而显示出永久的魅力”,至今仍然能够“给我们以艺术享受”。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