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香港人担忧的是,长江三角洲将利用自己的土地及劳动力资源的优势吸引台商在高科技工业领域内的投资,再加上北京方面提供的技术研发支持,上海很有可能会成为中国信息科技产业的动力中心。这将给香港志在成为地区信息科技发展中心的雄伟计划留下越来越狭小的操作空间。香港人筹备多时的“信息港计划”已经失去了立足点。
另外,从香港市中心到内地的深圳市要花费超过半个小时的时间,其中一半以上的时间要浪费在海关上。而为非商业用途开通的口岸还会从午夜到第二天的早晨6点半之间关闭。但是上海在与大陆各地相联系时,便不存在这样的问题。受政治的影响较小,能够日新月异地前进。
还有,香港的移民限制也使自身很难吸引到来自中国内地的人才精英。而香港要发展成为中国高科技产业的资金源头和研发基地的话,这些人才是必不可缺的。尽管中央政府正在逐步放松对内地人员赴港工作的限制,但是无论如何,对于那些需要在中国开展自己事业的求职者来说,上海绝对是一个更容易的选择。此外,内地人也更加熟悉上海的文化氛围,这也是上海的一大优势。
上海的优势在于:在10年、甚至20年之内,上海都无疑是令各个公司向往的乐土,这些公司大多希望在上海建立自己在该地区或者是整个中国地区的总部。当然上海也有自己的劣势所在。其最大的忧虑和香港几乎如出一辙:它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是却有自己的传统和生活方式。此外,上海的地产市场管理相对较差而且秩序混乱;上海缺乏完善成熟的金融结构,而金融系统正是香港腾飞的基础;上海的法制系统也尚需改善。上海的外国人经常“为各种机会所吸引,但是在作出商业决定时却必须绞尽脑汁”。香港教育水平较高并且医疗服务良好而上海的公共服务状况尚待改善——香港人生活的高质量确保香港在今后的几年中仍然可以捍卫自己“中国第一贸易中转站”的地位。但是上海大阔步的改善以及它给国外投资者带来的刺激将很快弥补这样的差距。
所以,这场新世纪最繁华的都市比拼不到最后一刻是不会有答案的。但话又说回来,即使上海真的实现了它的雄心壮志,香港也不是一定会大受其害。中国蓬勃发展的出口贸易必将为自己的几个重要港口创造足够的商机。而且,一旦中国的人民币在10年或20年之后实现完全流通的话,中国需要香港作为它的金融贸易国际分流站。
香港、上海是中国的两颗明珠,不仅现在而且将来注定会常常被外界相提并论。这一点无疑为两个城市热火朝天的口水战增添压力和动力——谁比谁强多少,谁又比谁弱多少啊?!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