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说一件事,前一段我急需二十公斤熊胆,往四川资阳市打了个电话,对方老陈很爽快地说:“好,我马上把货发出去。”他为什么这样信任我?因为几年前他第一次来我们这里推销,彼此间都还陌生,他就心眼挺实地把五公斤熊胆留下了。我当时说十天之内把货款寄给你,只是这么一说,连个纸上的合同也没有。记得是在第九天,我查看我的备忘录上有一笔汇款事项,就告诉财务科,马上把这笔购买熊胆的货款给人家汇过去。财务科的人说:“今天是周六,现在都下午三点多钟了,干脆到了下周一再汇吧。”我想想也是,不差这么一天的,但是又转念一想我既然答应了人家是十天,如果他较真核对汇款单一看日期延迟,以后不就对我们不信任了吗?我就说:“无论如何,今天这个款得汇出去。”结果这个老陈还真是一个认真人,他收到这笔款后就给我打电话,说:“你是第九天给我汇出来的。”所以说,咱们说话办事,一定要讲信誉。现在可好了,我只要打一个电话,人家几十万元钱的货马上发过来,因为人家相信我们,而且货的质量我也不用看了,每次都非常优良,人家也是十分讲信誉的。大家看,这就是商场上的双赢关系。因为市场经济本身就是一种信用经济。所以无论是一个人,还是一个企业,要想在商战中立足不败之地,必须以诚相见,取信于人。
所以,我特别想对年轻人说,你刚刚步入社会,怎样才能结交到知心的朋友?你刚刚走进商场,怎样才能获取更多的顾客资源?办法有许多种,但我认为最有效最长远的办法只有一种,就是要时时事事对人讲“诚信”。你对别人的“诚”,也就是对自己的“信”,你因此才能得到别人的帮助。有很多人不是不懂这一点,但是年轻人血气方刚容易意气用事,比如说昨天被某某人骗了一把,我本能的反应是这口气咽不下,无论如何明天也要回敬他一把。这不行!你可能出了这口气,但你一辈子在社会上都没有了立足的信誉。还有一些人只要遇上了利益的诱惑便把持不住,我今天闯红灯没有被警察看到,我明天办了张假文凭评职称不也顺利过关了吗……这心里是什么?第一天是侥幸,第二天就是沾沾自喜了。可是,你要知道我们中国人有一句老话:“你可以骗人于一时,绝不可能骗人于一世。”说的就是“时间最后总是公正的”的道理。
我就听说过这样的一个故事:
十多年前,有一个小伙子高中毕业去了法国,开始了半工半读的留学生活。渐渐地,他发现当地的车站几乎都是开放式的,不设检票口,也没有检票员;甚至连随机性的抽查都非常少。凭着自己的聪明劲,他精确地估算出了这样一个概率——逃票而被查到的比例大约仅为万分之三。他为自己的这个发现而沾沾自喜。从此之后,他便经常逃票上车。他还找到了一个宽慰自己的理由:自己还是个穷学生嘛,能省一点是一点吧。
四年过去了,名牌大学的金字招牌和优秀的学业成绩让他充满自信,他开始频频地出入巴黎一些跨国公司的大门,踌躇满志地推销自己。然而,结局却是他没有想到的——这些公司都是先对他热情有加,然而几天之后,却又都是婉言相拒。真是让他觉得莫名其妙。
后来,他写了一封措辞非常恳切的电子邮件,发送给了其中一家公司的人力资源部经理,请他一定要告诉,自己不被录用的理由。
当天晚上,他就收到了对方的回复——
“陈先生:我们十分赏识您的才华,但我们调阅了您的信用记录后,非常遗憾地发现,您有三次乘车逃票受罚的记载。我们认为此事至少证明了两点:1.您不尊重规则。2.您不值得信任。鉴于以上原因,本公司不敢冒昧地录用您,请你谅解。”
直到这个时候,他才如梦方醒,懊悔难当。第二天,他就启程回国了。因为他终于知道了,在法国这个国家里,你要是失去财富,失去职业,失去机会,你都可以再重新站立起来。但要是你失去诚信的人格,你的信誉将一败涂地,一生的前程都将为此蒙上阴影。
讲这个故事的人是一位在我们国内很有名气的青年企业家。他是在电视台作访谈节目临近结束时,主持人向他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你认为事业成功的关键品质是什么?”
他当时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而是在沉思一会儿后,平静地叙述了上面的这一段故事。
故事讲完了,节目现场一片沉寂。这时候,主持人困惑地问道:“这个故事,难道能说明你的成功之道吗?”
“能!因为故事中的年轻人就是曾经的我!”他大声地面对着全场观众说道,“我所以能够走到今天这一步,只是因为我一直将昨天的‘绊脚石’当成今天的‘垫脚石’而已。”
说实话,我非常喜欢这个年轻人的坦诚。知错而慎行,一个人的诚信失而复得,他肯定比别人格外地懂得珍惜。我也非常喜欢这个故事,因为生活在告诫我们:人生在世,一个人如果没有了信誉,分明是自己把自己卖光了,从此,你在精神上便一贫如洗,你在社会上是孤家寡人。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