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士比亚的人生启迪: 生存还是毁灭?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犯错与宽容
    别再为你冒犯我的行为而痛苦:玫瑰花有刺,银色的泉有污泥,乌云和蚀把太阳和月亮玷污,可恶的毛毛虫把飘香的嫩蕊占据。每个人都有错。

    十四行诗第35首

    杰克·c·耶韦尔曾经说过一句令人们的内心不禁为之一动的名言:“献出你自己,学会宽容,乐于赏识和称誉他人,并时刻保持能够使自己得到成长和增加学识的灵活性——这一切便产生了幸福、和谐、美满和事业有成。这就是一个人丰富多彩的生活应有的特征。”当莎士比亚将其当时的两难境遇和心理体验用十四行诗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时候,周围的一些好事者们便将铺天盖地的猜疑和责难引向了这位多才多艺却又被感情所困扰的剧作家面前。甚至一些人非常直截了当地指出,莎士比亚是为一名“放荡不羁”的青年男子写下的这首诗,而这位青年男子则与莎士比亚的情人有染。

    当时无论莎士比亚走到哪里,人们都会指指戳戳、议论纷纷。当然了,人们的这些议论并非捕风捉影空穴来风——莎士比亚确实遇到了一件极为难缠的尴尬事,这件事曾经一度令他感到无能为力。但最终,莎士比亚仍以博大的胸怀对犯了错的人表示了难得的宽容,这使得我们今天重读这首诗时,不仅会感慨莎士比亚在文学方面表现出的才华,而且还不得不为其高尚的人格魅力所折服。

    英国有句谚语说:“犯错是人性,宽容是神性”。情人的背叛,对于多情的剧作家莎士比亚来说造成了十分深刻的伤害。但是尽管如此,莎士比亚仍然愿意原谅自己年轻的朋友犯下的错误,这番博大的胸怀、这份高尚的品质并不是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具备的。不过,凡是能够对他人的错误表现出足够宽容的人,在现实生活中取得的成就都是我们大家有目共睹的,如愿意与政敌为友的美国总统林肯、与犯下罪行者互称朋友的圣雄甘地等。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