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管理: 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第1节 永远绷紧危机这根弦
    进入商战时代以来,关于危机意识的警言不绝于耳——

    在德国奔驰公司董事长埃沙德·路透的办公室里挂着一幅巨大的恐龙照片,照片下面写着这样一句警语:“在地球上消失了的,不会适应变化的庞然大物比比皆是。”

    英特尔公司原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安德鲁·葛洛夫有句名言叫“惧者生存”。这位世界信息产业巨子将其在位时取得的辉煌业绩归结于“惧者生存”四个字。

    通用电气公司前任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韦尔奇说:“我们的公司是个了不起的组织,但是如果在未来不能适应时代的变化就将走向死亡。如果你想知道什么时候达到最佳模式,回答是永远不会。”

    微软公司原总裁比尔·盖茨的一句名言是“微软离破产永远只有18个月。”

    海尔公司总裁张瑞敏在谈到海尔的发展时用一个字来概括他这些年的感觉——“惧”。他把“惧”诠释为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战战兢兢。他认为市场竞争太残酷了,只有居安思危的人才能在竞争中获胜。

    “最好的时候,也就是最危险的时候。”“不要忘记,我们是私营企业,私营企业是多么脆弱啊!”“我想把三株的体会、经验和教训告诉大家,希望引起大家对危机管理的重视。”这是三株总裁吴炳新经历了三株生死劫难后最想说的3句话。

    “我们今年可能活不成了。”这是华为集团的老总任正非在企业蒸蒸日上时告诫员工的话。

    天津大海食品有限公司1997年开业庆典时挂了一条横幅,上书“今日开业,何时倒闭?开业大愁”的警语。企业的危机管理大见成效。在开业以后的三年中,公司以其高质量的产品和完善的售后服务不断扩大自己的顾客群,名声大振,生意兴隆。

    美国《大西洋》月刊载文指出,成功企业必须自我“毁灭”才能求生。如果它们不自我“毁灭”,别人将把它们毁灭,让其永无再生之日。

    ……

    在本书的一开始,我们就让读者看到这些由成功人士说出的令人触目惊心的名言,是想告诉人们一个严峻的事实:危机无处不在,无法应对危机的组织和个人,是不成熟的,也是很难生存的。

    政府和企业在运行中就像人一样,是有机的生命体,有思维,有行动,有它的优势所在,也有其薄弱环节。因此,对每个组织和个人来说,“出错”是一定会发生的事,只是早晚的问题。要想不让危机影响到组织或个人的发展甚至生存,就必须进行危机管理,而进行危机管理,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观念问题。

    ◎“我们今年可能活不成了”

    2004年4月22日,华为公司承建文莱ngn网络的一个研讨会在文莱最豪华的酒店举行。文莱商用网络,是目前全球最大的ngn网络之一,此次研讨会也是华为承建的文莱ngn下一代网络的开通仪式,举杯庆祝时,华为总裁任正非说:“我们今年可能活不成了”。

    此时华为总裁任正非所掌管的华为公司在国际上的业务份额是:ngn市场份额13%,为全球第二;adsl市场份额32.9%,全球第一;2001年-2003年的全球交换机新增市场份额32%,全球第一……。但在这时候,他却说出了这么一句话。

    难道是任正非说错了吗?

    如果站在今天这个风云变化的时代,我们看一看身边的世界,也许,无论是政府、企业和个人都有和任正非一样的感觉。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