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色蛋糕”模型描述了中间阶层各群体在二元性社会资源分配机制中的分裂特征,形成了其内部异质化的基础。
传统知识分子的人文关怀、现代市场经济的理性和政治体制封闭三种因素混合在一起,并产生扭曲,构成了中间阶层所特有的精神世界:扭曲的“市场知识分子”人格。
政治选举中的消极,民主需求的“拜佛主义”,社会运动中的谨慎,对公共事务的关注,维权运动中前所未有的热情与主动,这些矛盾的参与取向中贯穿着中间阶层的理性线索。第二章
当代的“吏阶层”:基层公务员〖1〗一安身立命的职业北京市区不仅有市级机关,还驻扎着庞大的中央机关,甚至还包括外地驻京的办事机构和外地来京的政府人员。所以,来自政府机关的公务员中间阶层群体,其阵容之庞大,在市民中比例之高,不是中国任何其他城市可比拟的。
古代的官场中有“官”和“吏”的区别。官之所以为官,在于可以“管”人,掌握人的命运,包括“吏”的命运。“吏”是做事的,比如那些班头、文书先生、账簿先生、师爷等等,虽然管的事大小不同,多少不同,但都可以影响到一些事情能不能办、如何办、办得顺不顺利等。作为我们研究对象的公务员中间阶层群体,可以看做现代的“吏阶层”,是相对于“官”而言。但要注意的是,我们这里的“公务员”并不是官方文本正式表述意义上的“公务员”,而是日常百姓生活中习惯称呼意义上的机关基层公务员。比如,按照公务员法,国务院总理也是一级公务员,但他不是我们的讨论对象,我们通常把这些较高级的“公务员”称为“官员”。至于什么级别以下的公务员可以作为中间阶层意义上的“吏”,是个比较头痛的难题,因为中国的机关公务员制度本身并不完善,具体公务员的职务权力、个人影响力、收入(包括正式收入和隐性收入)、社会地位等很难单纯从职级上进行划分。如果非要找出一个简单而且很容易引起争议的标准,可以把职级在正处以下(包括正处)的中央机关公务员都归入中间阶层,而北京市级的机关公务员职级标准可以降为副处(包括副处)。当然,如果到省市地方,特别是一些小城市地方,标准应该更低。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