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的光盘现在还能找得到吗?”
一名国家级媒体的记者好像发现新大陆一样追问了一句。
这可是这次采访发现的最重大的新闻,以前从没听说过,这要是发掘出来,整理一下,发出去还不是轰动世界的特大新闻啊。
“可惜了,这些光盘在红日公司的太阳能项目正式运行以后,根据公司当时的保密条例,都被公司拿回去销毁了,一个也没留下来,这也是我这一生感到最惋惜的地方,哎。”
杨晓带着惋惜的口气轻轻的叹了一口气,周围的记者在发出惋惜的同时,有一个记者的言语中怀疑光盘的真实性甚至对大师的学术水平也产生了怀疑。
听到有人竟然怀疑光盘的真实性以及对大师学术水平的诋毁,白发苍苍的杨晓气的准备冲上去用手杖去敲他的脑袋。
气急之下,杨晓拿起话筒:
“年轻人,不要怀疑光盘的真实性,记住,不论学术和品质,大师就是大师,古今中外,无人能比。”
老人的这句话通过麦克风在大厅里久久回荡,说完,不顾越来越多的记者,这名白发苍苍的老者在工作人员的保护下,慢慢的离开了会场,把一个孤独的背影留给了众人。
在光盘的帮助下,众人理解起来好多了,虽然光盘的内容有许多地方讲的非常简略,但是涉及到每个课题组的疑问地方,课题组成员手中的光盘里讲的还是比较详细。
在众人废寝忘食的苦读之下,30天以后,终于有人把他的那一份资料弄明白了,又过了几天,众人陆陆续续的把资料看懂了。
在王有财的指示下,张明又让这些新员工放下手头资料,务必要把光盘再重新的仔细看3扁,并且强调这是王总要求的。
对于这条奇怪的命令,大家都感到不解,但是处于对王大师的尊敬,大家都执行了。
感到大家对这套光盘看的都差不多了,王有财让张明把所有光盘都收了回来,当着众人的面把所有光盘都烧了,并对几个私自刻光盘的家伙提出严肃批评,虽然这些光盘无法复制(小倩设计的这套视屏系统,只可观看不可复制)。
经过这一轮近似疯狂的学习,这帮年轻的学子终于松了一口气,不管怎样,这块坚冰终于被撬了一个洞。
看到手下的员工这一段时间来,每天不分昼夜的苦干,终于把手头的资料弄清楚以后,因为第一阶段的任务完成得还算顺,王有财觉得该给他们一些奖励了,这叫做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
在给了他们每人一个大红包,考虑到这帮人还没有毕业答辩,金陵大学已催了几次,要求这帮人尽快的回去准备论文答辩,于是王有财就要求他们休息几天,然后要回去去做毕业答辩的准备工作。人家毕竟辛辛苦苦读了几年书,总的要有几个小本本来证明一下吧。
在公司的会议室,张明依次给这25名员工每人一叠厚厚的钞票,拿到钞票的员工个个眉开眼笑,对于他们当中的绝大多数人来讲,这是他们的人生中第一次拿到的奖金。
拿到奖金的员工自然十分高兴,会议室里充满着欢声笑语,张明也很高兴,逮着机会,他把王有财要求大家回去准备答辩论文的的想法告诉了大家。
“张经理(张明现在摇身变成经理),我现在觉得毕业证和学位证对于我来说没有任何用处,要是公司要我,了解我们的情况,有没有证书都一样,公司不要我,凭我现在的知识再找工作应该不会差。”
杨晓一听还要回去准备答辩那个没有水平的论文,这一个月以来的埋头研究,早就被累的够呛,只想好好休息几天,准备下一阶段的苦战,所以对准备答辩,心中十分的反感,决定干脆不去了。
“对,张经理,你去和王总说一下,就说大家都准备休息几天,好好放松一下,玩个痛快,然后再进行下面的工作。”
其他的人也纷纷赞同。
张明一看情形,这个关系到一大批人的前途,不敢做主,赶忙去向王有财汇报。
“你是说这帮人铁了心准备在我们这儿干下去,连毕业证都不要了?”
王有财抽了一口烟,慢慢吐了出来,办公室的空中立刻弥漫着一团青烟。
“是的,有财,你可要考虑清楚,别耽误人家前程。”
张明有些小心翼翼的说道。
现在张明可不敢象在学校时那样随便和王有财乱开玩笑了,这个王有财给人的冲击力太大了。
要不是一起在同一个宿舍里呆了四年,他真的怀疑眼前的这个人不是王有财。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