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牌科学大师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第六节人才招聘(2)
    第二天一早,小倩就把王有财叫醒,递给他厚厚的一堆打印资料王有财稍微浏览一下,发现自己一篇也看不懂,看来小倩的文章写得有分量,于是就把它交给张明,让他去下午去一趟金陵大学学报编辑部,交给学报主编。

    张明一听还要去金陵大学,头都大了,不过在王有财的威逼利诱之下,还是去了。

    当张明驱车来到金陵大学,找到学报要求见主编时,值班人员告诉他,主编黄教授正在家中审稿,于是,张明又向别人打听到了黄教家的住址,费了好打一通劲,总算找到了主编黄教授,对于这种主动上门的投稿者,黄教授很烦,也很火,处于礼貌还是收了,然后看也没看,就丢到一边把小王张驰打发走了。

    等张明走了以后,主编看到桌上厚厚的资料,忍不住拿起了一本,一看标题,晶体结构论,老家伙一看标题就乐了,自己就是研究晶体的,看来这个作者可能是被职称文章逼得慌不择路了,这么个大的的东西也敢写。可是慢慢的,黄教授不笑了,最后黄教授越看心里越吃惊。在这个洋洋数万字的文章中,有许多地方对当今困惑学术界的难题直接给于理论解释。

    在老伴的强制下,黄教授胡乱弛了几口晚饭,然后一鼓足气看完了这篇文章的余下部分。看完以后觉得意犹未尽,又拿起下一本,一看是人工智能方面的,他看不懂,在往下翻,是化工方面的。再往下翻光学…整整十个方面,再看文章署名,都是红日公司王有财。黄教授感到头有点晕,赶紧掏出一片速效救心丸。缓过气来的黄教授,拿起电话,挨个给自己校内的的学术界朋友打电话,报告这个重大发现。

    张明回到红日公司暂且不说,单说金陵大学,第二天一大早,金陵大学学报编辑部内主编黄教授双眼通红,在编辑部会议室内热情的招呼着一大堆学术带头人,在这帮老头、老太急切的目光中,黄教授挨个递给这些人每人一份资料,并吩咐一个年轻的小伙子给每个人上了一杯茶。

    小伙子倒完茶以后,就退出了会议室,顺手把门关上。小伙子走后会议室内除了时而传来的翻阅声,一片寂静,坐着十几个人的会议室内好像无人一般的安静,众人都在埋头审稿,唯有黄教授在闭目养神。过了很长的时间,终于有一个化工系的张教授率先看完。

    “张教授,你觉得你看得这篇文章怎么样?”看到这个化工专家已审阅完毕,黄教授急切的问道。

    “这个署名为红日公司王有财的作者就凭他们在这篇文章中总结出来的几条学术理论,有进入诺贝尔化学奖提名的可能,前提是他们在文章中引用的数据不是伪造的,当然这些数据即时是臆造的,这篇文章仍有发表的学术价值。”

    张教授是个不善言辞的人,听完张教授的话,黄教授也不禁生出同感。

    随着其它教授的陆续审稿完毕,每一个阅稿人都对这个王有财给予极高评价。

    送走一大帮金陵大学的学术泰斗以后,黄教授叫来编辑,让他把金陵大学学报近期所有的文章都停了下来,专门刊登红日公司王有财的文章。

    那一大帮金陵大学的学术泰斗离开了学报编辑部后并没有直接回到自己的办公室,他们私下商量了一下,拥到了校长室,强烈要求学校领导层要不惜一切代价把这个署名为王有财的作者聘为学校的特聘教授,以提高学校的知名度,至少也要邀请他们来做几场学术报告,以解众人之惑,弄得这个校长也热血沸腾,这样的人才若是能找到一些到金陵大学,足以让金陵大学在全球高校的排名榜上上升一大截,在国内傲视群雄。

    在张明离开金陵大学一个星期后,金陵大学的第十期全部改版刊载王有财的文章。这一期的刊物一出,在整个金陵大学校园引起轩然大波,随后以金陵大学为中心,迅速波及全国,随着这一期刊物上的内容被国际上几个最权威的学术期刊转载,更是在全球引起轰动,这极大的提高了王有财的知名度,同时也给王有财带来了许多麻烦,当然这是后话。

    张明开车回到公司以后,就向王有财汇报了投稿的过程,当张明说到那个主编黄教授居然连看都不看时,并且脸上还露出我早料到的得意神色。王有财看到他一副小人得意的模样,脸被气成两片猪肝。把张明轰走后,在心中用最恶心的言语深深的为这个不识货主编老头家的所有女性祝福。

    金陵方面还得过一段时间才有反应,王有财让小倩继续完成太阳能光伏电站所必须需设备的筹备工作。

    在李晨的活动下,巢州市有关部门听说红日公司准备投资数亿美元,建设太阳能电站,并且产品还是成品油,一开始还不相信,因为目前世界上还没有此类相关技术应用的报道。

    于是巢州市分管工业的一个副市长杨军就来到了兴旺镇做实地调查。

    下午,在公司的办公室,李晨热情的接待了杨军一行。

    安坐下来以后,小倩用简明的话语向杨军一行介绍了这个电站的运行模式。把杨军一行听的将信将疑,临走时也不敢给王有财一个准信。不过意思却很明确,摸着石头过河,等见到汽油就批地,这叫做不见兔子不撒鹰。

    王有财一听气乐了,不批地我如何生产汽油?

    不愧为政府的基层领导,兴旺镇的镇长把王有财拉到一个无人角落,偷偷告诉他,市里的意思已非常明确,你这个项目目前谁都没见过,怕你借机圈地,如果真的能像你们在报告中所说的那样,别说那些荒滩,只要不在基本农田保护区之内的土地的都可以批。

    王有财知道巢州市里头的意思了,就是想增加gdp,又怕担风险。

    “镇长大人,也就是说你们市里的意思就是只拿钱,不干活。”王有财有点生气地对着镇长说。

    “王老板,话不能这么说,你误会了,市里这么干也是没有办法,你要的地太大,市里还要向省和国家汇报。毕竟你这太阳能项目与众不同,万一不成功,批了这么多地给你,市里也无法向上面交待。”那个年轻的镇长狡亵的笑着。

    “那我的太阳能电池板放在那里,总不能让这些职工每天都背着电池板站在太阳底下吧?要是那样的话我就到别的地方去投资了。”

    一听王有财打算撤资,镇长急了。不管它能不能生产出汽油,只要这几亿美元投资下来,自己这一年的目标任务考核肯定是全市第一,而且市里虽然没有明确,但意思已非常明确,无论如何,这个项目必须留下来,因为不管成败都可以增加巢州市的固定资产投资。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