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罪恶的拳头这么凶狠地击中一个人的灵魂。
——雨果
才子被帝国打手活埋在雪中
1415年冬天,大明帝国的都城北京。一个曾经是朝廷官员的在押犯行将被处决,处决的方式奇特而富有想象力,注定要在古代人权史上留下令人印象深刻的一页。
多少年后,人们会记得这个被处决的在押犯的名字,是因为他的机智和才学,他的打油诗和对联——人们认为他是一个东方朔式的文化笑星,但他的机智在死刑的面前就实在显得比较无能和弱智。
多少年后,除了史学家和文化学者外,没几个人记得那位特务头子和行刑队长的大名,没有几个人研究帝国**权力运作的奥秘——这样的死亡既不是空前的,也不是绝后的。
将近六百年后,你可以在互联网上搜索到这个囚犯的名字,以及他的少数趣闻佚事。他就是才子解缙,不仅在中国文化绝学——对联上颇有造诣,而且他的几首打油诗以先贬后扬的抖包袱的手法,成了奉承作品的一道独特风景,这使工于谄媚的人们又惊又喜——
有一个道士拿了自己的画像去找解缙题词。解缙即挥笔写下“贼贼贼”三字,道士大惊。解缙却不慌不忙又续写道:“有影无形拿不得。只因偷去老君丹,而今反做蓬莱客。”顺口而溜,先俗后雅,以贬衬褒,手法独到,令人叹绝。
解缙
一天,他奉召陪明太祖去御花园钓鱼。解缙是钓鱼高手,鱼儿接连上钩;而明太祖却一无所获,自然情绪低落了。
皇帝是“天子”,事事都应当天下第一,钓鱼也是一样,如果解缙趁机逞强,那就不妙。于是他恭恭敬敬地说:“皇上,别看鱼儿小,它们都懂得礼节。”
这一说法真是闻所未闻。明太祖听了,满怀疑惑地问:“何以见得?”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