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看懂世说新语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荀勖服阮神识
    荀勖【荀勖】魏晋时期人,字公曾。仕魏曾任安阳令,入晋后又曾任秘书监、光禄大夫、尚书令,封济北郡公,固辞未受。因善解乐律,曾掌管乐事。勖:音xu。善解音声,时论谓之“暗解”【暗解】默识,见多识广。暗:通“谙”,熟习……遂调律吕【律吕】古代用十二个长度不同的律管,吹出十二个高度不同的标准音,以确定乐音的高低,叫做十二律。十二律分为阴阳两类,奇数六律为阳律,也叫六律;偶数六律为阴律,也叫六吕。合称为律吕。,正雅乐【雅乐】用于郊庙朝会等隆重场合的正乐……每至正会【正会】元旦集会。,殿庭作乐,自调宫商,无不谐韵。阮咸妙赏,时谓“神解”。每公会作乐,而心谓之不调,既无一言直【直】这里表示“认为……正确”。勖,意忌之,遂出阮为始平【始平】郡名,治所在今陕西兴平东南。太守。后有一田父耕于野,得周时玉尺,便是天下正尺。荀试以校己所治钟鼓、金石、丝竹【钟鼓、金石、丝竹】泛指各类乐器。金:指钟镈,一种平口钟。石:指磬。丝:指琴瑟。竹:指箫管。,皆觉短一黍,于是服阮神识。

    【译文】

    荀勖善于体会音律,世间舆论认为他见多识广。于是他调整音高,正定用于各种隆重场合的正乐。每到元旦集会时,朝廷奏乐,他亲自协调五音,韵律无不和谐调畅。阮咸的欣赏水平极为精妙,时人都认为他的领悟能力出神入化。每次集会奏乐时,他心中都认为音律不够协调,从不讲一句肯定荀勖的话。荀勖心中忌恨他,因而把他调任始平太守。后来有一个老农在田野里耕地,得到了一根周代的玉尺,这便是天下的正尺。荀勖试着用它来校正自己定音的各种乐器,律管都要短一粒黍米那么长,于是他也叹服阮咸神妙的见识。

    ◎竹林七贤——与猪共饮的阮咸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