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公贞节励王妃——押解途中文天祥代写昭仪词(2/2)
试问琵琶,胡沙外、怎生风色?最苦是、姚黄一朵,移根瑶阙。王母欢阑琼宴罢,仙人泪满金盘侧。听行宫、夜半雨霖铃,声声歇。
彩云散,香尘灭;铜驼恨,那堪说?想男儿慷慨,嚼穿龈血。回首昭阳辞落日,伤心铜雀迎新月。算妾身、不愿似天家,金瓯缺!3
这第二首说的是:
燕子楼中,又挨过、几番秋色?相思处、青年如梦,乘鸾仙阙。肌肉暗消衣带缓,泪珠斜透花钿侧。最无端、蕉影上窗纱,青灯歇。
曲池合,高台灭;人间事,何堪说?向南阳阡上,满襟清血。世态便如翻覆雨,妾身原是分明月。笑乐昌、一段好风流,菱花缺!
当然,到了元朝首都北京的宋末昭仪王清惠,表现得也很大义凛然,坚决要求让她自己去做尼姑,并改名为“冲华”,颇有勘破繁华之意;这跟文相公一心要做道士也决不投降的正直气节正乃不谋而合。所以,尽管文相公代写了王昭仪的词作,但两人的高风亮节,都足以同日月争辉,与天地齐寿!4
按:1 《词林纪事》作“至正丙子”,非;当为“至元丙子”(1276年)之误。盖元代“至正”年号,乃属顺帝所有,为时已在1341年~1368年。2此词中字,《词林纪事》、《本事词》、《东园友闻》及《浩然斋雅谈》等版本多互有不同者。春风,一作“承恩”;晕生,一作“晕潮”;一声,一作“一朝”;灭,一作“绝”(此恐非,因文丞相和韵词可证);无限事,一作“千古恨”;霑,一作“沾”;乡国,一作“尘土”。唯《词林纪事》、《本事词》等在“曾记得”下未加以点逗,恐不妥;今按《词谱》等书特予断句如上。又,此词或以为张琼英所作,见《东园友闻》。 3 听,去声;那,平声。4 过、钿,均为平仄两读,然此处前者读仄声,后者读平声。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