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故事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何曾高士叹途穷——品德高尚的司空图连寇盗也敬畏
    河中虞乡人(今属山西省)司空图的父祖辈都是较有政绩的官僚;而作为晚唐知名作家的司空图,不仅在文学创作及文学理论等方面均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而且在为人处事上他也获得了时人及后人的真心敬重。这当然并非没有其自身这良好的原因。

    一个天色昏晦的夜晚,少年时期的司空图因事外出,半路上忽然风雨大作,此时有一柄古代的宝剑不知从何处飞来竟掉落在他的跟前,他高兴地把它拾起后便一直佩挂在身上。这件令人觉得稀奇的往事,即便在退休后他仍还念念不忘地写诗纪念道:

    宦游萧索为无能,移住中条最上层。

    得剑乍如添健仆,忘书久似失良朋。

    燕昭不是空怜马,支遁何妨亦爱鹰。

    自此致身绳检外,肯教世路日兢兢?1

    性情爱好苦吟的司空图,少年时期便已展露出他那非凡的才华。当年担任主考官的王凝来到绛州主持考试时,曾见司空彬彬有礼地专程前来拜访;而在离去时,司空就不再去亲友家里玩儿了。又有一次,司空去拜访亲友时,尽管那是路过府衙的,但他也没有去拜访王大人。因此,司空这些事情遂给了王凝一个用心专一的良好印象。

    懿宗咸通十年(869年),2适值王凝知贡举,司空就以自己的真才实学得到赏识,并被提拔为第四名进士及第。然而,同时考取的一些人却酸溜溜地说:“这次还不是由司空图得第一名吗?”闻听这个消息的王凝遂宴请所有考中的进士,并进一步宣布道:“我王凝有幸担任选拔人才的重任,今年确是为司空先辈一人而选拔的啊!”因此,大家也就不再去说什么闲话;但这样一来,司空的名气却越发大了。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