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故事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滕王阁上诗谁识——少年天才即席撰写不朽诗赋的秘密(2/2)

    阎见此情此景,心中老大不痛快;而旁边知道个中内幕的宾客也觉得王勃不识相,但现在却无人敢打破这种沉闷的氛围。作为主人的阎都督更是有气无处发,只在暗暗地生着闷气儿,心想如有机会可要使王勃出出洋相。

    气氛一下子便凝重了起来。这时候,手下有人向阎公汇报了王勃下笔所写的起句:

    南昌故郡,洪都新府。

    阎公一听,嘴角的山羊胡子不由轻蔑地一撇:“也不过是老生常谈罢了。”接着又有人来报告第二句:

    星分翼轸,地接衡庐。

    阎公听了,不觉笑了一笑,没有说话。接着他又听到了第三句——

    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

    此时,阎的表情当即就肃然起来,他不敢再小觑眼前这个年轻人了。

    正当有人来报告王勃正写到如下的天然好句: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阎公不禁大惊,叹道:“这真是天才呀!”说完这句话,他便站起来往王所在的方向定睛看去。等到王把全文一气呵成地写完,众宾客读罢该篇文章及其结尾的诗作,都不觉大为惊叹,一致称好!不难看出,结尾诗作把全篇的内容提高到一个如诗如画的境界,使得全文在一种诗意的回荡中戛然而止,可谓深得文法跌宕多姿的奥妙。

    阎公读后也甚为钦佩,心知王子安的文才比他女婿高明多了。于是他走下大堂,祝贺王勃为这喜事增添了无限的光彩。宾主双方当即举酒相祝,直到尽欢而散。临别,阎伯屿还赠给王勃100匹细绢,以壮行色。

    只是令人痛惜的,天才的王勃却在离开南昌前往交趾的途中,也就是他要横渡波涛汹涌的海峡之际,竟不幸被无情的风浪给吞没了。这是他个人的悲哀,也是整个中国文学史上无法估量的重大损失。去世时,他才29岁!3

    按:1 古人并不把第一句末尾的韵字计算为一韵;这在唐时老杜、小杜等人之诗的标题便可见出。而子安此诗由于平仄交替,所以,其首句的仄声“渚”及第五句的平声“悠”均不计入韵,虽然它们固然各自“同韵”。2与3 王勃享年共有多种说法,《新唐书》以为28岁,而《旧唐书》及《唐才子传》等以为29岁(本文即从此说法)。至于也有人以为他享年26岁的,则就未必确凿了。至于王勃写作这名赋时间,本文从《唐才子传》而蒋清翊《王子安集注》以为《唐才子传》误会《新唐书》所致,其说可取,但世传如此,兹姑仍之。至若《唐摭言》则以为王勃14岁时所撰,则纯系附会也。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