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王朝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大宋 国富民强苟且偷安 楔子(2/2)
    孝顺的赵匡胤确实谨遵母命,把帝祚传给了弟弟赵匡义。北宋前期几代还真是受益匪浅,鲜有王室恶斗。只可惜赵太后的训诫是有保鲜期的,宋帝国后期的接班人,并没有把她的话时刻装在脑边。

    说起来,像宋帝国这样的王朝,还真是只此一家,别无分号。它有着经济的发达,文化的辉煌,但却也有着军事上的屡战屡败,外交上的丧权辱国,最终却也能够苟安了三个世纪。这在中国历史上,实在是一个最为奇特的例子。

    黄仁宇甚至还认为“北宋时期,中国仿佛进入现代,物质文化蓬勃发展。”证据是“货币之流通,较前普及。火药之发明,火焰器之使用,航海用之指南针,天文时钟,鼓风炉,水力纺织机,船只使用不漏水舱壁等,都于宋代出现。在11、12世纪内,中国大城市里的生活程度可以与世界上任何其他城市比较而无逊色”。的确,宋帝国的外弱形象下,掩藏着一种务实的气质。

    宋朝还有不少善政:比如,整肃宫闱,没有女祸;抑制宦官,没有阉祸;睦好懿亲,没有宗室祸;防闲戚里,没有外戚祸;罢典禁兵,没有强藩祸。从内政绩效上看,汉、唐逊它一筹。

    然而,宋王朝在历史地位上,却历来被史学家毫不客气地排在汉唐之后。

    最大的把柄就在于祖国统一问题。说来可怜,两宋320年间,始终被夷狄所制。赵匡胤改国号为宋,但它事实上只控制了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作为一个超过三个世纪的长命政权,宋朝始终没有能够真正统一中国。即便在全盛的时候,也没能收复燕云十六州。

    北宋抑兵太过,外乏良将,南宋任贤不专,内乏良相。辽、金、元三国,迭起北方,屡为边患。宋朝撑不过三代就国势日衰,无人专阃,寇兵一入,如摧枯拉朽一般。今日失两河,明日割三镇,帝座一倾,主子被虏;到了南渡以后,残喘苟延,已成弩末,稍稍出了几员大将,又被奸臣佞相多方牵制,有力没处使,有志没处行。风波亭上,冤狱构成,西子湖边,骑驴归去,大家心灰意懒,坐听败亡。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