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王朝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2、浮华背后的帝国隐患(2/2)
    唐朝惨败给阿拉伯帝国致使中国失去了对丝绸之路的控制,从而失去了另一个重要的财政收入来源。

    750年左右,阿拉伯发生了以中亚为中心的内乱,白衣大食灭亡,黑衣大食建立。大搞扩张宗教战争摧毁佛教的白衣大食哈利发及其后人竟被屠杀干净,几代哈利发的尸骨也被从坟墓中拽出焚骨扬灰,这场大食内战得到唐王朝的支持。

    中亚各国一直是以大唐为后盾不断反抗白衣大食,后黑衣大食局面稳定了就和唐帝国争中亚,公元751年阿拉伯诸国准备联兵进攻唐朝,被唐将高仙芝侦之,高仙芝便率兵3万翻过帕米尔高原主动进攻,阿布-穆斯林率中亚各国联军共17万在坦逻斯迎战唐军,激战三日、阿军不支便收买唐军胡部叛变、夹攻唐军,唐军因而惨败。这一战令唐朝失去了对宝贵的丝绸之路的控制权。

    综上,人口增加后的财政透支与统计不力,致使大量逃税现象发生;宫廷奢靡生活与浮华工程的广建,使唐初靠俭政累积的财富滔滔流失;兵败阿拉伯又痛丢丝绸之路的统治权。所有这些浮华背后的亏空实相,导致了唐王朝遭遇安史之乱后“不可思议”的江河陡下。

    世家大族与及第的进士,都要求官,而官的名额又不能容纳,势必发生竞争,竞争时个人力量有限,需要结纳志同道合的人彼此相助,自然要结合。世家大族因长于经学,就主张科举应注重经学,进士们仗着他们及第的诗文,就主张科举应注重诗文。对科举的见解不同,进而至于对政治的见解不同,党争遂无法避免。

    朋党之争的突出表现就是宪宗元和二年(808年)开始的牛李党争。李党以世族为主,也有由进士出身者,重要人物有李德裕、李绅、郑罩;牛党以进士为主,也略有出身世族者,重要人物有李逢吉、牛僧孺、李宗阂。李党代表世家士大夫,出生高贵的门第。牛党代表寒门上大夫,出身平民,但并非绝对的泾渭分明。

    他们所要争的目标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相位,和中央的重要官职。又因当时宦官专政可以左右皇帝,所以两党都要结纳甚至侍奉宦官以为援助。牛党利禄心较重,不得志时尽力钻营,得志时又要排除异己引进同类,因之在政治上难有建树。李党具有事功心,得志之后,对内对外都有政绩表现。但为求得建树事功的机会,又不得不以击败牛党为先决条件。所以两党都难免意气之争。

    李党为建立事功,必须强化中央的权力,所以对内部的藩镇和国外的外患,都主张用武。牛党为适应他们的理想(把持政权过其浮冶生活),就对内对外一概主张息兵和平。

    牛党、李党水火不兼容,自宪宗时两党开始结怨起,互相倾轧计四十年。两党的人士,因精力多用于排挤异党,对国家政治大事不能专力,导致政治混乱,间接促成唐亡。清代王夫之《读通鉴论》指出:“朋党争衡,国是大乱,迄于唐亡而后亡。”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