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王朝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7、末世之劫(2/2)
    举国贤良尽泪垂,扶苏屈死戍边时。至今谷口泉呜咽,犹似当年恨李斯。

    赵高借李斯之手除掉扶苏后,就着手借胡亥之手除掉了这个盟友。赵高设计使胡亥对李斯不满,然后又找机会向胡亥诬陷李斯总抱怨不受重用,似乎有异心,想和胡亥分土做王。

    胡亥听信了赵高的话,就派人监视李斯。李斯听到消息,马上反攻,上书揭发赵高的劣迹。胡亥不肯相信,反而将书信给赵高看。赵高就进一步地罗织罪名诬陷李斯。胡亥终将李斯抓捕,交给赵高负责审理。赵高自然不肯放过这个难得的机会,对李斯用尽了酷刑,屈打成招。公元前208年,即胡亥即位的第二年,李斯被处以极刑:先是在脸上刺字,然后割鼻子,砍断左右脚,又拦腰斩断,最后剁成肉酱,即“具五刑”。李斯一生侍奉秦二主,皆力主酷刑,没想到自己最终也吃了个“套餐”。

    作为臣子,李斯的地位已经达到最高级别,不能再升高。而赵高,作为宦官,位卑言轻,很想升官掌权直至位极人臣。李斯要保,赵高要争,这个李斯是知道的。但李斯不知道的是,赵高的野心,原来那么大!独揽朝廷大权,篡位夺天下,这不在李斯的职业规划里。

    胡亥在秦始皇的儿子中是出名的纨绔子弟,一点不入始皇的眼睑。胡亥的劣根性从一件小事就可以管窥一斑。有一次,秦始皇设宴招待群臣,让皇子们也参加。胡亥也遵命赴宴,但他不愿和大臣们循规蹈矩地在父亲面前喝酒,便早早吃饱借故退席。按照大秦的规定,大臣进入宫殿时必须将鞋子脱下放在殿门外。参加酒宴的群臣的鞋子摆放得整整齐齐,这却成了胡亥胡闹的道具。他借着酒劲,边走边随意地将群臣的鞋子踢得横七竖八。

    胡亥信奉庄子的逍遥理论:“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坐上帝王宝座之后,便极尽享乐。而且大搞**,残害兄弟姐妹和忠臣,崇尚严酷厉刑,苛政盖过其父。

    赵高唆使胡亥大开杀戒。右丞相冯去疾和将军冯劫为免遭羞辱而死,选择了自尽。在杀死大臣的同时,赵高将自己的亲信一个个安插进去,他的兄弟赵成做了中车府令,他的女婿做了都城咸阳的县令,都是要职,其他朝中的要职也遍布赵高的党羽。胡亥只知道自己享乐,对赵高的这些阴谋动作毫无知觉。

    赵高为了达到自己彻底专权的目的,对胡亥说了一大通很有“道理”的话,大意就是说胡亥年轻,经验不足,而且皇帝也应该少和大臣们见面,以免在大臣们面前暴露自己的弱点。如果能居住深宫中听取赵高他们的汇报,有他们这些“栋梁之才”来辅佐,那国家会治理得更好。胡亥一听有道理,而且他也愿意呆在后宫中享乐,从此,朝中大小政事都由赵高一人来独断专行。

    赵高虽然大权在握,但他也害怕大臣们联合起来反对他,为了试验大臣对他的真实态度,赵高精心策划了一起遗臭万年的政治事件:指鹿为马。

    公元前207年,即二世三年,在一次朝会上,赵高让人牵来一只鹿,满脸堆笑地对秦二世说:“陛下,我献给您一匹好马。”秦二世一看,禁不住笑了:“丞相搞错了,这里一只鹿,你怎么说是马呢?”赵高面不改色心不跳地说:“请陛下看清楚,这的确是一匹千里马。”秦二世又看了看那只鹿,将信将疑地说:“马的头上怎么会长角呢?”赵高一转身,用手指着众大臣,大声说:“陛下如果不信我的话,可以问问众位大臣。”大臣们看到赵高脸上阴险的笑容,两只骨碌碌轮流盯着每个人的眼睛,明白了他的用意。一些胆小又有正义感的人都低下头,不敢说话,因为说假话,对不起自己的良心,说真话又怕日后被赵高所害;有些正直的人,坚持认为是说明书而不是马;还有一些平时就紧跟赵高的奸佞之人立刻表示拥护赵高的说法,对皇上说:“这确是一匹千里马!”事后,赵高通过各种手段把那些不顺从自己的正直大臣纷纷治罪,甚至满门抄斩。

    赵高过起了皇上皇的生活,直到陈胜吴广的军队逼近都城咸阳,胡亥才了解了天下的真实情况。等胡亥言谈之中流露出不满情绪时,原来就有篡位之心的赵高干脆先动手了。赵高的女婿阎乐领着上千人,假称抓捕盗贼,直闯胡亥的行宫,最后胡亥抽剑自刎。

    有人说,假如胡亥换作扶苏,秦始皇帝业千秋的梦想也许会实现,至少不会如此短暂。其实非然,扶苏与胡亥争夺的只是王位,胡亥在位仅仅三年,其苛政并没有来得及铺展开来。也即是说,秦始皇留给他的继承人的已经是一个濒临崩溃的烂摊子,只不过调皮的胡亥一不小心嘎嘣弹断了“秦”弦罢了。诚如韩唐在《博弈生存:中国历史现象的博弈论解读》中所说:“无论是扶苏还是胡亥,都不能拯救秦王朝的即将灭亡的命运。这种谁都无法拯救秦王朝的无差别现象,就是因为秦王朝推行的政策,造成了当时最高统治者与臣民之间处于一种相背离的博弈状态,统治者想要控制人民,人民想要摆脱控制,二者之间没有达成共识的可能性,这个博弈对局就只能以一方的失败而告终了。”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