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弄权者,为了抬高自己的身份,或突显自己的地位,人为地制造一系列矛盾或问题,这些矛盾和问题对于对方非常重要,往往直接关系到他的身家性命,而这些矛盾和问题离开你又解决不了。这样,他就必须完全依仗你,你们之间的态势就倒转过来了。为此:
第一步,要善于制造“天下大乱”。
宋理宗过世后,度宗即位。度宗本是理宗的皇侄,因过继为子而即位,时年25岁。度宗上台之后,曾一度亲理政事,限制大奸臣贾似道的权力,显得干练有为,确实干了几件好事,朝野上下为之一振,觉得度宗给他们带来了希望。贾似道的权力受到了极大的限制,有人上书弹劾贾似道。贾似道看到,如果这样下去,自己将会有灭顶之灾。
于是,贾似道精心设计了一个巨大的阴谋。
他先弃官隐居,然后让自己的亲信吕文德从湖北抗蒙前线假传边报,说是忽必烈亲率大兵来袭,看样子势不可挡,有直取南宋都城临安之势。度宗正欲改革弊政,励精图治,没想到当头来了这么一棒。他立刻召集众臣,商量出兵抗击蒙军之事。宋度宗万万没有想到,满朝文武竟没有一人能提出一言半语的御兵之策,更不用说为国家慷慨赴任,领兵出征了。这时,贾似道却隐居林下,悠哉游哉地过着他的隐士生活。
第二步,自己再出面解决问题。
前线警报传来,数十万蒙古铁骑急攻,都城临安急需筑垒防御,这一切,使得度宗心惊肉跳,他不得不想起朝廷中惟一的一位能抗击蒙军取得“鄂州大捷”的英雄贾似道。他深深地叹了口气,在无可奈何之下,只好以皇太后的面子,请求贾似道出山。谢太后写了手谕,派人恭恭敬敬地送给贾似道。这么一来,贾似道放心了。他可得拿足了架子再说,先是搪塞不出,继而又要度宗大封其官。度宗无奈,只好给他节度使的荣誉,尊为太师,加封他为魏国公。这样,贾似道才懒洋洋地出来“为国视事”。
某士人候选居京师。一日,见对门一少妇凝装立,貌甚端丽。访诸邻人,云其夫游幕他省,其眷属则留寓京师,与母同居。越数月,忽白纸糊门,合家号哭,则其夫讣音至矣。设法祭奠,诵经追荐,亦颇有吊者。既而渐鬻衣物,云乏食,且议嫁。选人因赘其家。又数月,突其夫生还。始知为误传凶讯,大怒,将欲讼诸官。母女哀吁,乃尽留其囊箧,驱选人出。越半载,在巡城御史处,见此妇对簿。乃知前所见之妇,系某无赖与所欢合谋,以骗取选人财,后又犯他案而败者也。
贾似道知道警报是他令人假传的,当然要做出慷慨赴任、万死不辞、甚至胸有成竹的样子。他向度宗要了节钺仪仗,即日出征,这真令度宗感激涕零,也令百官惶愧无地。天子的节钺仪仗一旦出去,就不能返回,除非所奉使命有了结果,这代表了皇帝的尊严。贾似道出征这一天,临安城人山人海,都来看热闹。贾似道为了显示威风,居然借口当日不利于出征,令节钺仪仗返回。这真是大长了贾似道的威风,大灭了度宗的志气。等贾似道到“前线”逛了一圈,无事而回,度宗和朝臣见是一场虚惊,额手庆幸尚且不及,哪里还顾得上追查是谎报还是实报呢。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