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学会倾听内心深处的声音(1)
有人说“人际的疏离是从与自己疏离开始的”。换句话说,就是人情的冰冷是从对自己冰冷开始的。
是的,每个人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是自己。可是在这个浮躁的年代,我们一天比一天离自己更远,一天比一天对自己更冷漠。
不信,你可以问问自己:从小到大,你和自己有没有一段真正的亲密关系呢?你喜欢自己吗?你明白自己真正的需求吗?你每天在做的事是你喜欢做的,还是你不得不做的呢?
研究发现,许多不快的产生,甚至是疾病的产生,都与人对自己的无知有关,我们不了解自己的身体,不了解自己的情绪,不了解自己的内心,所以未曾体会到真正的快乐,所以,我们的内心一片黑暗。
因为听不到内心深处的声音,所以我们找不到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总是南辕北辙,在正确的时间做着错误的事。有的人明明适合充实、有挑战性的工作,却蜗居在檐下得过且过,有的人明明适合过悠闲、轻松的生活,却成了疲于奔命的小老鼠。我们一错再错,一直在背叛自己。
相反,那些忠于内心,善于听从内心真实呼唤的人,却是快乐的成功者。
芸就是这样一位不折不扣的快乐成功者,她现在每天只在下午工作3个小时,年收入却有二三十万元。在别人匆匆上班的时候,她却能从容地吃早餐,到健身房游泳健身打保龄球,家里有保姆做家务,孩子成绩优良,夫妻恩爱,能够在每一天的生活中感受着人生的美好。
最初大家都认为她是运气好。因为大学毕业后她就一帆风顺地被分到了机关,在一栋气派非凡的写字楼里上班,单位福利好,房子大,提升的机会多,连找对象碰见好小伙子的机会都比别的女孩子多。
但她却突然离开了那个无数人梦寐以求的单位,考取了研究生,退掉了宽敞的住房,放弃了提拔的机会,在拥挤的宿舍里重新开始了清贫的学生生涯。
研究生毕业的时候,正赶上出国热,她的研究生同学大部分出了国,而外语水平并不低的芸,在拿到澳洲某大学的奖学金后却留在了国内。她说自己想来想去,觉得最擅长也最想做的事是用中文说话和用中国字写文章,出国对她来说是扬短避长,她内心真正的愿望是在大学教书和写作。她也就真的做了这两样她最喜欢的事情。
因为喜欢,也就全力以赴,忽然有一天,她居然因为站在讲台上用中文讲自己想说的话就成了优秀教师;也因为喜欢,她每天坐在家里写自己想说的话,居然换来了不菲的稿酬。
后来,那些当初和她一起进机关的事有的下岗了。而那些在出国热中走出去的同学,大部分为生计所迫,离开了原来喜欢的专业,做外贸生意、做医生、做会计的皆有,生活状态最好的是在美国的华人区开饭馆,每日辛苦操劳,晚上9点多才能回家,所依赖的还是那点中文底子,生活压力极大。
有人羡慕芸,问她怎么那么有先见之明,知道当时如日中天的单位后来要裁员。她说自己没有那么英明,只是当时在机关里每天一张报纸一杯茶混着,觉得那是在浪费生命。也有人问她为什么能够在出国热中逆势而行,她说自己不过是在众人忙着享受虚幻的幸福和外在的时尚时,审视了一下自己最擅长的事,倾听了自己内心真正的呼唤而已。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