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世纪之新中华帝国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一百四十八章 国防陆军(2/2)

    疲惫不堪地哈萨克人不堪再战了。而此时顿足托博尔河边地王敦却不甘如此。于是一封求援地电报就打到了梁明地眼前。

    一个军,只要再向哈萨克增派一个军的兵力,就完全可以消灭俄罗斯东部的主要战力。

    托博尔河西岸的五万俄军是俄罗斯绝

    力,西线还有万余人,再往北乌拉尔山附近也有一加在一起也不会超过八万人。

    反观己方,西伯利亚的远东军团2万人,若是算上蒙古附庸军那还可以多出1万来;第十一军5万人,附庸的蒙古骑兵又25000人;哈萨克汗国休养一段时日,3万人的队伍还是完全可以拉出来的;若是此时中央在派出一个整编军来,受到鼓舞的哈萨克汗国和蒙古人甚至还会再来一批,如此就有了20万步骑大军。虽然这支部队的指挥不完全统一,各部将领心思各异,各支部队战斗力高低不齐,可对付区区8万俄军还是不成问题的。

    若是能消灭眼前的这三条战线上的8万俄军,那么在南面中华军就可以越过乌拉尔河,顺势进入伏尔加河、顿河流域,窥视黑海争取个出海口也太难;北面,从西伯利亚越过乌拉尔山进入欧洲,虽然不见得能站得住脚跟,却也能控制住乌拉尔山,特别是乌拉尔山的中段。

    乌拉尔山脉北起北冰洋喀拉海的拜达拉茨湾,南至哈萨克草原地带,绵延多公里,介于东欧平原和西西伯利亚平原之间。整条山脉自北至南分为极地、亚极地乌拉尔山地和北、中、南乌拉尔山五段。山势一般不高,平均海拔500-1200米;山脉的宽度为150公里。中段低平,是欧、亚两洲的重要通道。而且乌拉尔山脉西坡较缓,东坡较陡,若不牢牢地控制在手中,远东军团将处于极为不利的状态。俄军只要准备充分,随时可以居高临下的进攻西西伯利亚平原。

    王敦的设想得到了李勾、夏雄飞、蔡氏兄弟等陆军部大员的高度赞同,这个计划的战果吸引住了他们的视线,而且他们认为哈萨克战场所需要的一个军可以令驻南疆的第十军就近增援,再从青海调派第八军入疆,而青海的空当则可有陕西的第七军填补。至于陕西,处于国家内陆,从河南调进一个师就行了,最多再增设两个守备旅就可以解决。

    这一场大战吸引去了天山南北数万蒙古骑兵,可以说新疆驻军的压力大为削减,一个整编军外加迪化、哈密驻扎的两个骑兵师足以威慑全疆。打过乌拉尔河之后,十一军就驻扎于西西伯利亚平原的南部和奥伦堡一带,而第十军西进至顿河、伏尔加河一带,再有远东军和蒙古、哈萨克附庸军的帮忙,站稳脚跟绝对不成问题。

    俄罗斯若是不甘心,就算他们倾全国之力来战,有第八军为后援,西北战局也出不了意外。论防守,有着强大火力的中华军,一个师足以抵挡欧洲5万人马的进攻。更何况有着虎视眈眈的瑞典、土耳其,俄罗斯似乎也不可能起倾国之兵来战。

    而新占地盘用去了两个整编军,不知道皇上是不是也要在编两个作为补充?在李勾他们看来,一些地方上的守备旅、守备团,素质完全够资格,向上拔一拔进入野战军团也不为过!

    元帝国是中国历史上副员最为辽阔的国家,而其帝国中央真正控制的土地似乎还比不上现在的中华帝国。从南洋更南边的明离州到比漠北更北的西伯利亚,从东瀛东边的美洲西岸到葱岭西面的拨夷海,纵横何止万里。帝国国防军兵马百余万,可撒在如此辽阔的土地上依旧是显得稀疏,虽然还有多大百万的守备部队镇压地方,可李勾他们还是觉得手头紧张。

    军部在案的国防军一共有一百一十七万,其中步兵军团占70万。十二个整编军,外加拱卫帝都的禁军,以及新建不久的远东军。骑兵部队15万人,20个整编骑兵师(5000),1c个独立骑兵旅(2000人)以及30个骑兵团(1)。海军部队共32万,分为三部分,其一岸防部队万人(马六甲等),其二海军陆战队12万人,其三是水面作战部队15万人。

    李勾他们平定漠北满蒙余孽之后安分了两年,最近就开始闹腾起来了,一个劲的向内阁以及梁明进言,要求增编国防陆军。但一直没能通过,因为帝国的局面上兵力并不感觉紧张。如今一场大战打起,到了如今西北明显要增派兵力驻扎,这个时候就是增编国防军的最好时机。所以对于王敦的提议,他们是举双手赞同,地盘越大不就越有口舌增编么!(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发首发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页 目 录 下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