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世纪之新中华帝国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九十章 鏖战(一)
    方军团组建之后,管圆枫、张邦彦等一些直属指挥员没有要和中华军一较高下的念头。各部队归建之后,时间虽短他们却也没放松过对战士的训练。

    他们心理面知道,短时间内北方军团是赶不上训练精良的中华军的,但他们同样坚信,时间会弥补一切。只要有足够的时间,即便是装备逊色,北方军团也会拥有不亚于中华军的战力。

    管圆枫、吴庆元这般想,南标、伍章琳也这般想,然而今日南城头火枪兵的表现却让南标、伍章琳大失所望,火枪兵们的表现着实让人无法满意。得出这个结论并不是因为他们的战果,而是因为火枪兵在战场上表现。

    这句话很有意思,一般看来战场上的表现是同战果划等号的,但是这个标准并不适用于所有的情况。以英吉沙尔营德装备来看,离上二百米远的距离,即便今日南城头换上了中华军最精锐的战士来,九十多杆枪打了一轮也不见得能够放到十个了。毕竟离得有那么远,枪子打到盾牌上根本就穿不透,而即便避过了盾牌打中了身躯,结实的牛皮片片铁甲也能够抵消了去,除非能运气好的打中头部或是下半身。

    让伍章琳大为不满的是火枪兵在此之后的表现,站立在城头的他能够清楚的看到一个清兵高举的盾牌上铁皮翻卷,上面竟然大大小小的有了**个枪眼。这又怎能让伍章琳满意?

    早在战争前,伍章琳就安排过这批火枪兵,开火要等到指挥军官下令,打枪要瞄准清兵(冲锋)的下半身打。

    第一条做得还可以,可第二条着实无法让人满意。

    盾牌上的那**个黑乎乎的枪眼说明了什么?说明了这批火枪兵内心的紧张,说明了他们心底的慌乱,同样也说明了这批火枪兵的稚嫩。拿起刀枪来,他们是第一流的战士,但换了家伙,他们就是名副其实的新兵。不是心底对杀人,对流血的紧张,而是对手中洋枪的“紧张”,对自己身份的紧张。

    黄昏时分清军的那一次试探进攻,南城头的守军伤亡很小,一共战死了八人,伤了二十多个。造成这些伤亡的都是弓箭,英吉沙尔营的大部队虽也抬了二三十架云梯,却是没有一个能爬的上城头的。对于顺着云梯往上爬的清兵,自有刀枪兵来对付,一块块青砖雨点般的向下落去。

    这些青砖都是构建城内炮兵阵地时从拆除的房屋上扒下来的,修筑城防工事时也没用完,留下的就堆放在四面城墙上,也可以权作一下小滚石。那时的青砖可不比后世的红砖,任那一块完整的都不会低过十斤去,顺着城头向下砸去,那是一砸一个准。

    火枪兵则把枪口对准了城下的清军,三四人做一组,瞄准一面盾牌打去。强大钝力和穿透力,单凭一面盾牌是挡不住的,不过枪子穿透盾牌后多半就打不透他们身披的铁甲了。一枪下去,举盾的清兵就是一顿,趁着这个空隙,两三枪打下多半能伤着几个。

    因为知道清军仅是一次试探性地进攻。并没有大部队跟进。所以南城头地守军并没有在一开始进落下巨石砸断云梯。反正城头青砖多地是。温水煮青蛙。咱一个个地来。

    这场攻城战并没有持续太长地时间。两刻钟就退了下来。但是八百多号人手地英吉沙尔营死伤却占了将近一半。趁着天色暗淡。英吉沙尔营退了下去。同时从清军大营再次走出了一队举着白旗地清兵。人人抬着担架。交战了一年半。收容伤员地规矩已经成了战场地定律。

    “军门。末将前来领罪。”哈文虎一瘸一拐地走进了中军大帐。“噗通”一声跪了下来。在城下他挨了一枪。身边地亲卫也差不多死伤殆尽。

    “明堂(哈文虎字)。快快起来。快快起来。”盛光仁连忙说道。哈文虎是他地亲信。多年征战从来都是悍勇无双。乃是他地心腹爱将。岂能因为今日地小败就冷落了去。再说了。单看英吉沙尔营和哈文虎地情况也能看出一二来。他们确实是尽全力了。

    “胜负乃兵家常事。明堂不必忧于心中。”盛光仁心中有点苦酸。不过一次小小地试探就搭进去了半个英吉沙尔营。心疼啊!“明堂啊。今日一战有何感触?城内地逆匪战力如何?”

    哈文虎习惯性的想要站起身来,不过马上被盛光仁阻止了,伸出手来虚空里按了按,“就坐着说吧!

    哈文虎颇有点感激,拱了拱手,“禀军门,末将无能,今日一战伤亡惨重,城内虚实却没能探出几分来。”黯然的摇了摇头,“军门,今日南城头的逆匪中火枪兵也就百十人,在冲锋其间他们建功不大,头两轮下来我部伤亡不过二十人而已,但是到了城下,距离一近,火枪兵的杀伤力陡增。咱们配置的盾牌根本挡不住,但是打穿了盾牌后枪子也没了杀伤力了,多是穿不透铁甲的。”

    想了一下,哈文虎再说道:“如果没有盾牌相助,三十丈之外,枪子是穿不透铁甲的。可到了十五丈之后,铁甲就挡不住了,特别是在城下。他们高居城头,向下开枪虽远不如弓箭快利,但是胜在威力强大。”最后哈文虎补充道:“今日这一战,逆匪并没有使用手榴弹,只动用了一枚火龙弹,威力极为强大。”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