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觉知的自己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七章 成功觉知:思想领先,想法取胜(8)(2/2)
    但人性化的观念还不仅只限于这一层,它还有一个更广阔、更深入的层面,那就是人与物质世界的相互平等,相知相觉。

    如果非子问你,你一生中最爱的人是谁,你多半的回答一定是爱父母、爱家人、爱孩子。非子要继续问你,你能否把你爱人的感情也用于爱你周围的物品,比如爱你的桌子、椅子、柜子、家具;爱你的电视、电脑等家用电器;爱你的水管、煤气、水龙头、水池;爱你的地板、沙发、床单、被褥;爱你的纸张、墨水、毛笔、铅笔;爱你的饭食、菜蔬、瓜果、冷饮……你能否用你爱人的感情去爱这些物品,爱你全部的物质世界,你能吗?有想过要这样去爱吗?

    实际上,这里的回答只有两个:要么能,要么不能;要么想过,要么没想过。不管你以前是怎样对待那些东西的,以前的事就让它过去。只要从现在开始你对你周围的物品有一个全新的态度,你的生活连同你的心态一定会随着你对你周围物品的爱而发生一个质的改变。

    因为我们和这些物品是一体的,我们以及我们的先人来到这个世界上的那一刻起,就没有离开过物质世界,甚至可以说没有物质和物品,就没有人的生存和发展。虽然表面看来物质世界的更新是人不断创造的结果,但每一个被创造出来的物品,自打它来到这个世界上的那一刻起,它就有了自己的使命。

    比如,美食的使命是给人温饱,当然也可以赏心悦目,但除这两点以外你还要用它去炫耀身份,由此引起的浪费就会让美食大感不快;再比如,纸张的使命是供人写字,以便人学习,但如果你一面学习一面又撕纸给孩子娱乐,那样的肆意也会让纸张感到寒冷,觉得人类不可理喻。在今天这样一个物质丰裕的世界,人对物品的漫不经心可以说是司空见惯,这样的肆意并不能说明人类的本事,相反,人对物品纯粹的实用主义和漫不经心已经造成了我们与自然的隔膜与疏离。

    反过来,疼爱物品不但能让物品更好地为人服务,一旦你建立起对物品平等相待的习惯,你会发现,万物皆有情绝不是人的自我安慰,那才是人得以舒心的大情怀、大境界。到那时就算你一个人在家,你也不会感到寂寞,看着你周围的一桌一柜、一草一木,你才会有“世间万物皆是友,处处无家处处家”的感觉。

    更重要的,如果你是个有创造性思维的人,如果你从事的工作让你每天都处在革新和创造中,以人性化思维为指导,你的创造会从人性角度取得更多的启发和灵感。比如,你做的是广告设计,在你设计灯箱时,人性化的思维会提醒你从灯箱的角度来考虑问题。这时你就会想,如果我是一个灯箱,我最想实现的自我价值是什么呢?这样你就等于在产品还未诞生前,就赋予了产品一种内在的生命力,同时你也有了一种认同的动力,带着如此积极的动力进行生产,试想,你的产品怎能会平庸,怎能不出类拔萃呢?

    实际上,这也是乔布斯的《玩具总动员》之所以取胜的根本原因。因为在玩具诞生前,乔布斯和玩具的创作人已经达成共识:产品是有灵魂的。它们是为了一个使命才被生产出来的。如果一个物体是有感情的,那么它的渴望其实和人一样,它也想最大限度地去实现自己的价值。比如,杯子的使命是盛水,如果它有感情,它会在满的时候高兴,空的时候悲哀;自行车的使命是让人骑着赶路或游玩,有人骑它,它会兴奋,没人骑它,它就会失落。以此类推,和人一样,每种产品都有感情,每个物品都渴望实现它的价值。这么一想,生活的动力就多元了,创造的动力也会愈加生龙活虎、简单和纯粹。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