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人际觉知:观念的融合与误解(2)
又比如,某女遭到某男的伤害,伤害过后某女发誓,这辈子再也不找男人。理由是,这个世界上的男人都不可信。这里,某女遭某男伤害是事实,但她这辈子不再找男人的发誓则没有根据,是她的观念禁锢了她的思维:因为受到一个男人的伤害,从此就认为所有的男人都会伤害她,所有的男人都是坏男人。这个观念本身就是片面的,是这个女人对整体男人的误解。所以,最终伤害她的并不是这个男人,是她自己的观念;她潜意识里“这个世界上的男人都不值得信任”的观念给了她更大的伤害。
再比如,你跟一个朋友住在同一幢宿舍楼,平日低头不见抬头见的,关系还不错。突然有一天,他打老远走过来就好像没看见你一样,恍恍惚惚地就过去了。你立刻就认为,八成这个人在外面听说了你的什么事,对你有看法。其实,人家对你什么看法也没有,只不过他家里出了一点事,他一门心思地想着他家里发生的事,走在路上,不光没有看见你,他谁也没看见,他满脑子里想着的就是他家里的那件事。然而,因为你对人际关系有一个固定的观念,那个观念告诉你,一个跟你认识的人走过来,他一定会跟你打招呼。但某些时候,碍于人事的匆忙、事变的突发或当时的心情,人的表现也会违反固定观念的引导出现你始料不及的变化。这种时候,对方要送上特别的热情还好说;坏就坏在,你正要上前打招呼,他却好像没看见,让你的热情跌进了冰冷的底谷。
所以说,大多数人心里的关系并非关系,而是观念的融合与误解。即使两人关系好,也会因某个观念的不同,发生不该有的断裂。这一再说明,我们平常所说的关系并非存在的,而是观念的;并非真实的,而是融入了我们太多的主观想象。也因此,当一个人与另一人接触时,本质上,联系他们的并非他们本人,而是他们头脑中固有的观念。
这一再说明,凡是人执着的现象,都不过是人自我夸大的影像罢了。因为受到太多观念的影响,我们常常不是存在的人,是观念的人,就是说,与人打交道时,我们常被自己头脑中固有的观念所左右,因着观念的牵制而伤害或误解了他人。
这种时候,就需要人有一种观照的态度了。在客观的观照中,不但能读出那人受制于观念的偏执,也能读出他受制于观念的苦衷;而当我们观照他人时,就等于在观照里也给了自己一份包容与淡定。
现在来看看,人际关系,需要有哪些觉知: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