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最受老板欢迎的员工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第七章 细节决定成败(7)
    第七章 细节决定成败(7)

    3.做一个精益求精的好员工

    一家公司的文化墙上写着这样一句格言:“在此,一切应精益求精。”的确,如果每一个员工都能恪守这一准则,那么企业的业绩肯定能够得到大幅度提高。因为消费者对企业从来都是拿着“显微镜”来审视的,如果在企业生产的1万套服装中,有一套质量不合格,消费者就会说“你的服装质量不过关”,而不会说“你的服装质量有一套不过关,其余的都是过关的。”能否做到精益求精,直接关系到一家企业的生死存亡,所以老板对那些认真仔细的员工,总是倍加关怀。但如果你是一个马虎的员工,做事不求精细,小疏忽也会演变成大问题,轻则会令企业形象受损,重则会给企业带来灭顶之灾。

    前两年,浙江某地出口的冻虾仁不仅被欧洲一些商家退了货,而且还被要求赔偿。原因是欧洲当地检疫部门从1000吨中国出口的冻虾仁中查出了02克氯霉素,即氯霉素的含量只占总重量的50亿分之一。经过自查,环节出在加工上。原来,剥虾仁要靠手工,一些员工因为手痒难耐,用含氯霉素的消毒水止痒,结果将氯霉素带进了冻虾仁。

    这起事件,引起不少业内人士的关注。一则认为这是质量“壁垒”,50亿分之一的含量已经细微到极致了,也不一定会影响人体健康,只是欧洲国家对农产品的质量要求太苛刻了;二则认为是素质“壁垒”,主要是由于国内企业员工的素质不高造成的;三则认为这是技术“壁垒”,国内企业和政府有关检疫部门的安全检测技术,太落后于国际市场对食品质量的要求,根本检测不出这么细微的有毒物。

    无论人们如何评判这起事件,我们都可以从中吸取这样一条教训:错误就是错误,无论怎么细小,都可能造成重大的损失。美国前总统卡特在德克萨斯州某家工厂的一次演讲中说:“比其他事情更重要的是,你们需要知道怎样将一件事情做到滴水不漏,如果你们这样做了,就永远不会失业。”但是,在企业中,对工作中的细节把握不到位的人比比皆是,这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总是抱着“差不多”的心理,做起事来敷衍塞责,不求精细。

    几十年前,国学大师胡适先生写了一篇《差不多先生传》,深刻地描绘了这种心理。

    你知道中国最有名的人是谁?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