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构建创新型组织:创造新事物是企业成长的最有效途径(6)(2/2)
在鼓励和支持创新时,可能很多企业管理者都会注意到时间和资金问题,他们却很少关注另一种影响创新的物质空间——工作环境。事实上,员工开展创新性活动时需要舒适、开放的工作环境,在一个混乱喧嚣或者总是被打扰的工作环境中,员工的创新能力很难得到充分的发挥。在全球以创新闻名的优秀企业中,没有一家不重视工作环境的。
以微软为例,为了使科研人员像大学教授那样孜孜不倦地探索科学知识,从事电脑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微软营造了类似大学校园那样优雅宁静的工作环境,期望所有员工把办公室看成是自己的家或者大学时代的宿舍。在这里,绿树环抱,空气清新,所有办公室从来不上锁,以方便员工灵感迸发时随时回来工作。而食品和饮料是免费供应的,员工如果愿意也可以工作到很晚。此外,在微软,员工不需要为了穿着而大费脑筋,因此他们通常会穿宽松、舒适的衣服,比如牛仔裤和t恤衫等。
当然,工作环境的影响永远是外在的,改善工作环境并不必然就能改善企业的创新状况。阿玛布勒注意到,很多企业管理者以“改善企业创新状况”为名,一而再、再而三地将精力集中于创造“适合”的物质空间上,但却忽视了认真研究员工的兴趣爱好、赋予员工创新的自主权等事情。为此,他建议那些喜好做表面工作的管理者,与其花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在细枝末节上,不如做些确实有效但又并不需要耗费大量资源的实际事情。
3.利用和防范颠覆性创新
克莱顿·克里斯滕森在哈佛商学院可谓赫赫有名,他1953年生于美国盐湖城,22岁即以“罗德学者”(一个专门培养美国政府重要人才的培训计划)的身份进入牛津大学深造,攻读应用经济学硕士学位。随后,他又在哈佛商学院相继获得了工商管理硕士和博士学位,毕业后先是在波士顿咨询公司担任顾问和项目经理,后来又作为美国交通部长的助手在白宫工作了多年。1984年,克里斯滕森与麻省理工学院的几位教授共同创办了一家高科技公司,并亲任董事长兼总裁。39岁时,克里斯滕森返回哈佛商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也正是这一年,克里斯滕森在加利福尼亚州的一家汽车旅馆里孕育出了后来使他功成名就的“颠覆性创新”理论。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