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商训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5章 商业道德:缺乏道德是商业生活中最卑劣的行径(1)(2/2)
    切欧斯的怀疑很快引发了人们对安然的更多猜想。2001年3月5日,美国《财富》杂志发表了题为《安然股价是否被高估?》的文章,首次指出安然的财务存在暗箱操作的现象:“为安然欢呼的人也不得不承认:没有人能搞清楚安然的钱到底是怎么挣的!原因是安然历来以‘防范竞争对手’为由拒绝提供任何收入或利润细节,把这些细节以商业秘密的名义保护起来。而其提供的财务数据又通常过于繁琐和混乱不清,连标准普尔公司负责财务分析的专业人员都无法弄清楚数据的来由。不论是极力推荐安然的分析师,还是想证明安然不值得投资的分析师,都无法打开安然这只黑箱。”针对《财富》杂志的质疑,安然的cfo安德鲁·法斯托立即反驳说:“安然共有关于不同商品的1212个交易账本,我们不希望任何人知道这些账本上的任何东西,也不希望任何人知道我们在每个地方赚多少钱。”

    无论安然的管理者如何争辩,一个不可忽视的事实是,以前笼罩在它身上的各种光环正在悄然褪去。2001年10月16日,安然公司公布了第三季度的财务状况,宣布公司亏损达6.18亿美元,令很多投资者大惊失色。从安然瞬间崩塌的整个过程来看,这一财务报表应该是此后一系列重大事件的“导火索”。

    2001年10月22日,一家著名的投资网站披露了安然与两只信托基金的交易内幕:就在不久前,安然通过这两只信托基金举债34亿美元。但这些债务从未在安然的财报中出现过,而这意味着很多投资者受到了欺骗。就在同一天,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开始介入,要求安然主动提交某些交易的细节。10月31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对安然进行正式调查。11月8日,安然向美国相关部门递交文件,承认做了假账:从1997年到2001年间他们共虚报利润5.86亿美元,并且未将巨额债务予以公布。

    然而,故事并未就此终结。在承认造假之际,安然预期美联储降息已近尾声,随着利率的逐步上升,美国国债价格将持续下降,如果放量卖出持有的欧洲美元期货,就有可能杀跌国债,获取投机利润。同时,由于2001年以来国际能源价格持续下跌,安然还想利用欧洲美元期货合同与下跌的石油价格进行对冲,达到套期保值的目的。但出乎意料的是,从11月12日开始的两周内,美国国债收益率大幅提升,而与此同时,原油的价格却一再下跌,安然在国债和原油市场上遭受了双重损失。迫不得已,安然找到它的主要竞争对手迪诺基公司,希望通过兼并来摆脱困境。但就在双方讨价还价之际,由于市场动荡和舆论压力,安然的股价开始大幅下跌。11月19日,迪诺基公司以安然存在严重财务问题为由,向美国监管机构递交了停止收购的申请,这在很大程度上给了安然最后一击,然后它就再也没有站起来。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