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曾国藩学习领导艺术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第二十三章 彰显国家利益核心(5)
    第二十三章彰显国家利益核心(5)

    然而由于对西方国家国情与近代工业化缺乏起码的了解,当时的中国人不可能有那么宽广的眼界与心胸来了解与接受这些新的技术、新的成果。这种局限性,只能导致曾国藩朝着反对的路子走下去,而看不到它们的优越性、先进性,看不到其中的发展机会。曾国藩认为:

    大抵洋人之在泰西,数百年互相吞并,无非夺彼国商民之利,然后此国可以得志。其来中国也,广设埔头,贩运百货,亦欲逞彼朘削之诡谋,隘我商民之生计。

    这些先进的科学技术的成果,成为西方国家剥削中国人的手段,直接导致中国小农经济的破产。对于这种现象曾国藩还是看得很清楚的,作为一个以爱民为第一要义的领导者,对这些成果的反对就非常正常了。

    为了破坏洋人的剥削,曾国藩认为中国领导者必须坚决与之争斗。他说:

    与外国交际,最重信义,尤贵果决。我所不可行者,宜与之始终坚持,百折不回;我所可行者,宜示以豁达大度,片言立定,断不宜若吐若茹,稍涉犹豫之象,启彼狡辩之端。

    就小民生计与之切实理论,自有颠扑不破之道。若果洋人争辩不休,尽可告以即使京师勉强应允,臣等在外仍必以全力争回;即使臣工勉强应允,而中国亿万小民,穷极思变,与彼为仇,亦断非中国官员所能禁止。中国之王公大臣为中国之百姓请命,不患无词置辩,甚至因此而致决裂。而我以救民生而动兵,并非争虚仪而开衅。上可以对天地列圣,下可以对薄海苍生,中无所惧,后无可悔。

    铁路、轮船、行盐、开栈等事,害我百姓生计,则竭力相争,不设抵制之词,不用严峻之语,但以婉言求之,诚意动之,始终不可移易,使彼知恤民以保帮,乃千古帝王之常经,亦我朝列圣之家法。在今日,中国多事,洋人方张,我不能因曲询和议而不顾内地生民之困,即异日中国全盛,洋人衰弱,我亦但求保我黎民而别无耀兵海外之心。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