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曾国藩学习领导艺术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第十七章 刚圆交际协调艺术(5)
    第十七章刚圆交际协调艺术(5)

    事实证明,这次拜访,得到了普遍的支持。过去以来,骆秉章、左宗棠对曾国藩有不同的看法,支持力度也不够。这次拜访使得前嫌顿释 。军力上,过去由王鑫统领的老湘营张运兰部,以及萧启江部调归曾国藩领导,骆秉章还将自己统领的吴国佐1200人调给曾。以后,曾国藩派人回乡征勇,都保证了源源不断的兵员。财力上,湖南成立了东征局,曾国藩成立了专门的粮台,李瀚章负责,组织了一批人办理粮饷,在正常的税收的基数上,增加50%厘金,专门用于支持曾国藩东征。湖北呢,也是源源不断地支持湘军军饷,像李续宜、李续宾部主要由湖北供应军饷。由于与官文拉近了距离,很多重大的问题,官文都能够出面帮助曾国藩协调。后来,很多重大问题,曾国藩向朝廷汇报时,甚至打着官文的名号,说我和官文商量怎么怎么的。官文是满洲人,湖广总督,咸丰亲信,曾国藩这么好的态度,自然可以逐渐得到皇帝的另眼相看。

    第二是宽容有度,容忍他人,做事趋向温和。曾国藩一直讲究宽恕。他在北京做京官的时候,就将谨言慎行、敬、恕、诚、静、勤、润作为“德成”的重要内容,非常强调“恕”的作用。他认为:“至于作人之道,圣贤干言万语,大抵不外敬恕二字。”做到宽恕,要从仁礼等下手,做到自己要通达,也要让别人通达,做到“知命、知礼、知言、知仁”。 “知仁”就是恕,就是宽。他指出:

    仁者恕也,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恕道也。立者足以自立也,达者四达不悖,远近信之,人心归之。……孔子所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孟子所云“取人为善,与人为善”,皆恕也、仁也。知此,则识大量大,不知此则识小量小。

    仁道即恕道。恕道的一个重要内容是“体仁足以长人”,即“立人达人”。立人达人内容非常广泛,既是对人的道德修养的培养,也是对人能力才华的赞扬与肯定;既是给人才创造良好的平台,让他们有用武之地,使其能够脱颖而出,也是要善于识别人才、敢于启用人才,特别是不能亏待那些能力强、干事有成的人;既赏识、培养人的学识水平,也注重人的处事方法的培养教育;既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又有“取人为善,与人为善”。

    恕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宽以待人。过去有很多流言蜚语让他心烦心躁。掌握了柔术后,他不再纠缠于这些琐琐碎碎,而是笃行自己的志向,“纵人以巧诈来,我仍以浑含应之,以诚愚应之”。他说:

    愿弟等之抑然,不愿弟等之悍然。愿弟等敬听吾言,手足式好,同御外侮;不愿弟等各逞己见,于门内计较雌雄,反忘外患。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