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缜密细致的践行术(3)
凡人作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做这样想那样,坐这山望那山。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我生平坐犯无恒的弊病,实在受害不小。当翰林时,应留心诗字,则好涉猎它书,以纷其志。读性理书时,则杂以诗文各集,以歧其趋。在六部时,又不甚实力讲求公事。在外带兵,又不能竭力专治军事,或读书写字以乱其志意。坐是垂老而百无一成。即水军一事,亦掘井九仞而不及泉,弟当以为鉴戒。现在带勇,即埋头尽力以求带勇之法,早夜孳孳,日所思,夜所梦,舍带勇以外则一概不管。不可又想读书,又想中举,又想作州县,纷纷扰扰,千头万绪,将来又蹈我之复辙,百无一成,悔之晚矣。
领导者在某地任职,一般只有短短几年的时间,要做很多事情是不可能的,因此千头万绪,与其个个开端,不如集中做成一两件事,效果更好。曾国藩做事就是这样的。从大的方面来说,他投笔从戎后的理想就是“誓将卧薪尝胆,殄此凶逆;救我被虏之船只,揽出被胁之民人”。他一直坚持这个理念,直到消灭太平天国,从来没有改变。小的方面来讲,具体到某一件事,他总是坚持不断,不做好不放手。就像写日记这样的事情,一般人是难以坚持的,而他从立志写日记开始,到死也没有中止过。这种持之以恒的高贵品质,使他在做事时具有坚忍不拔的毅力。
掌握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制造中国自己的轮船,不受制于西方列强。这是一项非常艰巨、具有开拓性的新事业。早年由林则徐、魏源等经世致用的先哲人物提出,而曾国藩则是第一个将这种理念落到实处的人。1859年,咸丰提出购买外国轮船的时候,曾国藩就主张以此为蓝本,模仿自造,后来由于英国企图控制中国的轮船管理以达到控制中国海军的权力阴谋,清廷放弃了自己所购买的轮船。没有样本可以学习,曾国藩就接受徐寿等人的建议,开始自己研发。1861年攻下安庆后,他立即创建了安庆内军械所,制造枪炮、研究轮船。后来又在南京、上海建立了制造局、翻译局,派遣容闳到美国采购制造轮船的机器,制造出了第一艘轮船。为了加强对西方科学技术的学习,曾国藩还在19世纪70年代初,建议清廷派出了第一批留学生。在学习西方技术上,曾国藩最可贵的品质是不论怎样的困难,都坚持不懈,没有放弃。当研究取得一点点成绩的时候,他表现出来的高兴是无法用言语来描写的;而当制造轮船等遇到困难的时候,他就要设法解决困难,推进学习的进程。中国能够自行制造轮船后,曾国藩即倡议建立“海上之水师”,并且主张立即开始训练。他说:
苟欲捍御外侮徐图自强,自非内外臣工,各有卧薪尝胆之志,持以一二十年之久,未易收效。然因事端艰巨,畏缩不为,俟诸后人,则后人又将托词以俟后人,且永无自强之一日。兹当闽、沪两厂船成之时,即当于两处选立统将,慎择船主,出洋操演,无论有警无警,穷年累岁,练习不懈,或者求艾三年,终有可以即成之时。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