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高远浩大的胸襟术(6)
吾教子弟不离八本、三致祥。八者曰:读古书以训诂为本,作诗文以声调为本,养亲以得欢心为本,养生以少恼怒为本,立身以不妄语为本,治家以不晏起为本,居官以不要钱为本行军以不扰民为本。三者曰:孝致祥,勤致祥,恕致祥。吾父竹亭公之教人,则专重孝字。其少壮敬亲,暮年爱亲,出于至诚,故吾纂墓志,仅叙一事。吾祖星冈公之教人,则有八字,三不信。八者曰:考、宝、早、扫、书、蔬、鱼、猪。三者,曰僧巫,曰地仙,曰医药,皆不信也。处兹乱世,银钱愈少,则愈可免祸;用度愈省,则愈可养福。尔兄弟奉母,除劳字俭字之外,别无安身之法。吾当军事极危,辄将此二字叮嘱一遍,此外亦别无遗训之语,尔可禀告诸叔及尔母无忘。
这封遗书,首先介绍了自己所处危险境地,随时都有生命危险。当时太平军分四路救援安庆,祁门正好处于一路之中,为太平军广德——徽州——祁门、休县——江西的重要通道,所以双方争斗非常激烈。有一次,太平军的一支已离祁门只有十几里路,形势危急可想而知。但就是在这样危急的情况下,曾国藩还是坚守祁门,没有撤离。其次表达了自己将生死置之度外的决心。“愿死疆场,不愿死牖下”,“死即瞑目,毫无悔憾”。再次是检讨自己的诗文书法还有缺陷,指挥军事非所长。最后是教育子弟,要牢记八本、三致祥等家训,不从事军旅,不当官。从这封遗书中,我们可以看出,曾国藩对国对家的拳拳之心、眷眷之意。
领导者重要的一个品格,是对其所担当的职务、所管理的工作、所肩负的使命真正负责。不汲汲于权力的高低,不斤斤计较于名利的得失,而忧虑于事业的艰巨、困苦,完成的困难。他说:“余向来虽处顺境,寸心每多沈闷郁抑,在军中尤甚。”曾国藩一生处于忧患之中,他曾经用“蚊虻负,山商距驰河”自况。又用“精卫填海,杜鹃泣血”等语来表达自己的心迹,在写给咸丰的奏折中也明确表达了,“成效不敢必,唯有愚诚不敢避死而已”。曾国藩虽然所忠诚的是清王朝,但是他所忧患的是整个国家,忧患的是“中华之难”。作为一个封建社会的领导者,他忠诚于他的组织是无可厚非的;这是任何领导者所必需的优秀品质。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