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这样的疏,是很危险的,但是曾国藩业已“将得失祸福置之度外矣”。他的目的就是要拯救世风,其他个人得失都置之不理。他说:
趁此元年新政,即将此骄矜之机关说破,使圣心日就兢业而绝自是之萌。此余区区之本意也。现在人才不振,皆谨小而忽于大,人人皆习脂韦唯阿之风。欲以此疏稍挽风气,冀在廷皆趋于骨鲠,而遇事不敢退缩。此余区区之馀意也。
他将正风气作为自己的理想与工作的入手点。但是社会风气的形成,特别是朝廷上下、地方官府、国家工作人员工作作风的形成,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有一个漫长的过程。清朝官僚作风、世风的形成从康熙以来就逐渐滋长、蔓延,终于长成痼疾,不可医治。其成形过程大致为:康熙末期,吏治松弛;乾隆、嘉庆时候,崇尚才华,读书人好高骛远;道光采取镇静收敛的办法,以求改变浮夸的不良风气,造成了墨守成规的风尚,视胆小退缩为谨慎,视柔顺附和为恭敬。办理公务则退缩、琐屑;敷衍、颟顸。退缩,就是办事互相推诿,不愿多做一点事,动不动就请旨,把烦恼推给朝廷,生怕自己承担责任;琐屑,就是斤斤计较,不识大体,眼睛只看细微末节而不顾全局;敷衍,就是只知道借改头换面应付眼前,而不管日后的长远利益;颟顸,就是指表面上装模作样,而内里的政务实际上一塌糊涂,给朝廷的奏章尽是粉饰太平的文字,并无一句触及要害的话。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