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打造处事立身术(1)
曾国藩以八个字严格要求自己。这八个字就是“拼命报国、侧身修行”。侧身修行一个重要的内容是勤、俭、廉。他生活在一个混乱、昏聩的社会,不依靠吹牛拍马、结党营私、送财送礼等丑恶行为来达成自己升官发财的目的,无论是他的学业,还是功业,无论是他为京官时的一步步攀升,还是后来的做到两江总督、直隶总督,都是依靠自己的勤奋、努力,一个丁一个卯、一点一滴做出来的。他一生坚持过着简朴的生活,以禹、墨之“勤俭”作为立身之道,“庶于修己、治人之术,两得之矣”。他认为:
若事事勤思善问,何患不一日千里?无论军事吏事,皆从“勤廉”二字做起。勤则事之惰者无不举,廉则人之污者无不畏。刻刻以此自励,以此教人,自有振兴气象。
曾国藩概括了“四不”、“四败”,其中核心内容就是勤、廉、俭。“四不”就是“治生不求富,读书不求官。修德不求报,为文不求传。譬如饮不醉,陶然有馀欢。中含不尽意,欲辨已忘言。”“四败”即“骄盈凌物者败,昏惰任下者败,贪刻兼至者败,反复无信者败”。昏惰就是昏庸、懒惰,一个领导者懒惰就不会去辨别下级,使用官吏也就会糊涂;贪刻,是指贪婪、刻薄,领导者又贪婪又刻薄,没有不败落的。为此曾国藩以“勤、俭、刚、明、孝、信、谦、浑”八德自勉,要求自己时时做到勤奋、俭朴、刚强、晓事、孝顺、诚信、谦虚、宽厚。他说:
古人修身、治人之道,不外乎前此所见之“勤、大、谦”。勤若文王之不遑;大若舜、禹之不与;谦若汉文之不胜。而“勤、谦”二字,尤为彻始彻终,须臾不可离之道。勤所以儆惰也,谦所以儆傲也。勤能且谦,则大字在其中矣。千古之圣贤豪杰,即奸雄欲有立于世者,不外一“勤”字;千古有道自得之士,不外一“廉”字。
勤是古今中外卓然有成的领导者的一个共同的品格,是他们取得成功的基础,是他们走向辉煌的法宝。廉,却并不是任何一个领导者所能够做得到的,只有那些有道之士才可以做得到。道当然是指道德品质。领导者掌握了许多的公共资源,面对很多的诱惑,只有具备了高尚的道德,纯洁的品行,才可以真正做到一个廉字。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