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长兄双肩担责任(8)
曾国藩教育诸弟,一个重要的做法是敢于自我批评。这和他一贯的自我反省精神是一致的。领导者要使下级打心眼里信服,使下级主动、积极追随他,跟着他,不离不弃,就是要敢于自我批评。一个只批评下级的领导者,最后的结局往往不理想。哥哥教育弟弟,最容易犯的错误是以老大自居,代替父母行使教育权,动辄打骂、责怪弟弟们,而对自己的教学方法,是否尽心尽力则不去反思。错误是弟弟们的,功劳是自己的。加之弟弟妹妹们对哥哥的缺点、缺陷看得比外人更加清楚,因此很难心服哥哥的教育。这样就容易出现弟弟们顶撞哥哥的事情来。这个问题,曾国藩是处理得相当好的。其显著的做法就是敢于自我批评。弟弟们对他有看法,有怨恨,他敢于承认、敢于批评自己;弟弟们有缺点、有错误、有不是,他也毫不客气地批评、指出。这样一种坦荡的胸怀当然能够得到弟弟们的理解与支持。
有一段时间,几个弟弟不想在家塾读书。他们认为在家不好读书,读不进书,就此与父亲发生冲突。他们想到衡阳、长沙等地去求学,但是因为家庭经济状况,曾麟书开始不同意;国华、国葆曾经想到北京去,后来只有曾国荃去了,他们也有想法。种种原因,使他们心里不快,“在家不听教训,不甚发奋。”对此,曾国藩反省自己,批评自己有“五怨”,将责任扛到自己肩膀上。
其所以怨男者有故。丁酉在家教弟,威克厥爱,可怨一矣;己亥在家未尝教弟一字,可怨二矣;临进京不肯带六弟,可怨三矣;不为弟另择外传,仅延丹阁叔教之,拂厥本意,可怨四矣;明知两弟不愿家居,而屡次信回,劝弟寂守家塾,可怨五矣。惟男有可怨者五端,故四弟六弟难免内怀隐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