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20岁,做自己的“营销总监”2(1)(2/2)
你越强大,越年轻,就越要虚心。不懂的问题,千万不要摆出一副“我就很懂”的可悲姿态。放下那个虚伪的架子,摒弃那张无用的面子,去真诚地向比你强的人请教,你才会实实在在地得到一些东西。这正是我最后告诉那位职员的:在这个年龄段,为什么不拿出一些时间来充电学习?
众所周知,股神巴菲特是善于学习的投资家。他就像中国的武林高手一样,采百家之长,将别人的绝招融会贯通之后成为自己的套路。价值投资理念的开山始祖格雷汉姆与成长股投资大师费雪对他的影响最大。尤其是费雪,巴菲特看完费雪的《普通股,不普通的利润》之后,深感受益,曾经亲自前往请教,希望得到更深入翔实的指点。
从1956年在家乡奥马哈创立投资合伙人公司-巴菲特合伙人有限公司,到他并购华盛顿邮报,投资吉列刮胡刀,再到今天他已70多岁,43年的时间里,巴菲特持续不断地努力学习,从未有一天懈怠。甚至走在大街上,普通商店的小老板对某件商品随意的一句评价,他都会大感兴趣,透过这个信息研究该产品的销售前景。
也正因此,芒格曾说:“巴菲特是我见过的最善于学习的人。”越是强大的优秀的成功者,他对虚荣心、骄傲的情绪等这些会严重危害他自身成长的坏习惯保持着足够的警惕心。像华尔街著名的投机大师彼得?林奇,他快速地买进新股票,又快速地抛出旧股票,总是将周期控制在两三个月左右,是短线操作的第一人。尽管有着如此出众的能力,他仍然谨慎且仔细地倾听助手的意见,甚至那些普通投资者的看法。因为他明白,任何一个不起眼的人提出的微不足道的建议,可能都会是最终的胜负手!
有些非常成功的人,因为失去了谦虚的学习精神,往往也会败在他过去成功的经验里。前几年,国内有一家规模很大的家电企业,曾以价格战的优势挤垮了一些小对象,取得了暂时的成功。该公司老总将这些经验奉为至宝,不停地按照以往的模式扩张产品生产的规模,在市场上横冲直撞。许多专家都建议他停止在低端产品上的扩张,注意去开拓科技含量高的新产品,抢先完成产业升级,占据技术的制高点。这位老总笑道:“早就证明百试不爽的办法,我为何要弃之不用?”他不听人劝,挑起了一轮又一轮的价格战,企图挤垮所有的对手。但在谁也难以一统天下的家电市场新形势下,价格一降再降的结果,是这家企业的利润不断缩水,最终大伤元气。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