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提升篇:沉默与表达的艺术(4)
推销的关键,在第三次的访问,上门拜访。
“您好!我是原一平,前几天打扰了。”
“哈哈,瞧你精神蛮好的,今天可没又忘记什么事了吧!”
“不会的,不过m先生,今天请我吃顿饭吧!”
“哈哈,你真是太天真了,进来吧!”
“既然厚着脸皮来了,很抱歉,我就不客气啦!”
“哈哈!可别在吃饭时又想起忘了什么急事。”
“不会,不会!”
“那最好。哈哈哈。”
……
“谢谢您,真是一顿丰盛的晚餐。”
“不用客气,有时间我们一定要再聊啊!”
“好的。”
我向客户道谢,告辞回家后,立刻写一封诚恳的致谢函。另外还买一份厚礼,连同信一起寄出去。
或许有人会批评我的做法:厚着脸皮硬要客户请吃饭,这成何体统。可是太拘谨反而不好,“受人点滴,报以涌泉”,如果你吃了客户1000元,回报他2000元的礼物,不就行了吗!第三次访问过后20天,我通常会在下午5点钟左右做第四次登门访问。
“m先生,您好!”
“嘿!老原,你的礼物收到了,真不好意思,让你破费啦!对了,我刚卤好一锅牛肉,吃个便饭再走吧!”
“谢谢您的邀请,不巧今天另有要事在身,不方便再打扰您啦。”
“这么客气呀!嗯,喝杯茶的时间总有吧!”
总而言之,进退之间要把握得恰到好处,对客户的好意要有分寸,不可随便。一旦太随便,其弊端将很快显现,并很难挽回。
还有,我为何选在送礼后的第20天前去访问呢?按常情判断,客户在收到礼物之后,内心高兴之余会期待你的再次来临。可如果时间超过20天,对方期待的热情就会大减。
选在下午5点钟,那是因为这是一般家庭准备晚餐的时刻,也是我上次主动要求对方请吃饭的时刻,可重温前次温馨的气氛。不过,这一次我却婉言拒绝了客户的邀请。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就是在这种“一进一退、日积月累”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
请记住,在你与客户初次面谈时不要急于提保险之事,你需要做的就是给对方留下一个悬念,进而有效调动他的好奇心。然后在一个恰当的时机,让他的好奇心得以满足,如此一来,你的业绩就会水涨船高了。这就是营销中的“欲擒故纵计”。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