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风使舵”的关键就是要判断风向,当你从每一个细节入手,认真地察言观色的时候,你就会获得很多有价值的信息。这些信息就是你的“风向”,你一定要利用好这些,为你的“使舵”找准方向。
江湖阅历78:饭桌之上,各怀“鬼胎”
作为社交方式的中国式饭局,向来在社交中占据着重要位置。一圈人有机会坐在一个饭桌上,要办的事放在一边,先吃,这样就没有势利感,一种“自己人”的感觉让彼此顿时比平时亲近三分,事不成就喝酒,也不伤面子。
别人敬你酒,这种事情很难推脱,毕竟人家是一片“好意”,是对你的“尊重”,但是你也不能太“实在”,否则就可能会中一些“埋伏”。那么在这些“好意”与“尊重”当中都会有一些什么样的意图呢?这里可以归纳一下。
利益至上型。出发点是为了和被劝酒人拉近距离,达到自己的某些目的。比如有些人经常给领导敬酒就属于这个类型,或者有些人是想开展自己的业务,所以要和别人拉拢关系,这些也是典型的利益至上型。
活跃气氛型。一种人是想让别人快乐,另一种人是想让自己不闷。前一种是比较乐于付出的好同志,为了东家或别人牺牲自己,有时故意吸引火力,以一顶十,宁愿自己喝高了,也不愿气氛冷清了。后一种想反正闲着也是闲着,怎么也不能让自己困在一个没意思的环境中,要么自己没喝够,要么纯属自娱自乐。
幸灾乐祸型。这种人总有这么一种心态,他总想把一个人灌醉了,你要能喝他不一定找你,你要不能喝就不放过你了。要么他选定一个人,不断鼓动着大家参与,要么看到别人在搞,他也上来凑热闹,总之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喝醉的基础上。
礼貌配合型。这种人的心理建立在一种身份的认同上,自己不一定想劝酒,看到大家都劝,自己不劝就不合适了。他可能觉得大家都敬你酒了,自己不敬也不太好,所以就算自己再不能喝也要来,不想显得自己太过于另类。
内心尊敬型。出于自己对对方非常尊重,或者非常感激而采取的行动。如小辈对长辈,客人对主人,学生对老师等。这种类型有个重要的标志,就是劝酒的人会充分考虑被劝酒人的酒量,自己全部喝光而不会逼着对方喝完。当然由于地域文化背景的不同,有些地方文化是让客人喝醉以示主人好客的除外。
所以,你要分清这些人都是什么意图,有一些酒是一定要喝的。比如别人非常尊重你、感激你的那种,即使你不能全喝,也要表示一下;有一些就要酌情处理了,比如那种幸灾乐祸型,对付这种人你要是太实在,那你就傻了,他可能巴不得你出丑呢!
而有些饭局能避就要避开,去了也会感觉没什么意思,和一群假惺惺的朋友吃上一顿饭,结果大家各怀鬼胎,精于算计,那就真的没意思了。
饭桌上的智慧乃是人生百态、斗智斗勇的体现。什么样的人说什么样的话,什么样的话由什么样的人来说,几个人围在一起,便构成了一场戏。戏如人生,人生如戏。酒桌上似戏,假假真真,假醉真醉,真醉假醉。有些人是真戏假作,有些人是假戏真作,而唯有沉默永远是金。酒过三巡,话便随之而来,斯文话,粗口话,观察整个酒桌,看似平常无奇,实乃暗含杀机,虽不是战场上的真刀真枪,然有斗智斗勇之汹涌!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