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成功的拒绝
波·皮巴迪是一位知名企业家,他在27岁时就已经是身价数百万美元的网络创业家,他创立的第一家公司三角架(tripod)公司,在1998年,也就是望楼泡沫破灭之前以5800万美元的价格卖给了莱克斯(lycos)公司。皮巴迪目前旗下有十四家创投基金,资金总值超过二亿五千万美元,他在《lucky or smart》(《幸运还是聪明》)这本自传中讲述了自己的成功道路。
莱克斯将这5800万美元以公司股票的形式支付给他。皮巴迪又在股市遭受重挫之前,将手中一半股份以3亿美元抛出。
皮巴迪在他的这本自传中描述自己爱上了“不”这个字,我们知道当我们得到肯定的答案时是多么高兴,那么听到“不”呢?当请求遭到拒绝的时候,听到“不”是多么令人沮丧,而皮巴迪却不是这样认为的?
威廉姆斯学院是美国最著名的文理学院,那所学校简直是世界上入学条件最苛刻的高等学府之一,如果有一千个人向自己的老师咨询自己是否够资格申请威廉姆斯,那么将有一百人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准备申请,之后,就只有五人能够正式提出申请,而进入学院的仅仅是一名幸运儿。
并不是不能申请,只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申请被学校接受是毫无希望可言的,皮巴迪也没能顺利进入这所高等学府,但就是从那个时候,他深深地爱上了“不”这个字。
当时,皮巴迪收到了那个薄薄的信封,在那封信里没有开学时间的通知,也没有住在哪里的宿舍,将与谁成为室友这样的信息,取而代之的是那些华丽的辞藻、严谨的措辞。如果去掉那些委婉的语言,单刀直入地说明问题,那么,只有一个字,就是“不”。
皮巴迪知道,那所学校精英云集,招生委员们见多识广,他们的见闻无奇不有,因此,皮巴迪拨通了招生委员会副主任的电话,那位副主任名叫科尼利厄斯·雷福特,皮巴迪大胆直接地对雷福特说:“您好,我是波·皮巴迪,我不接受你们的拒绝。”
大概这样标新立异的举动他们还是第一次见到,电话的另一端是长时间的沉默,“很抱歉,你能重复一遍吗?”雷福特说。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