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心术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历史的对话(4)
    历史的对话(4)

    纵观文长一生,其作用在先主时期彰显得尤为显著。究其原因是当时蜀汉初兴,国家器宇匡廓,且先主极具用人之识、胆与量,这一点从先主以织履小儿,拉关、张“桃园结义”、招子龙,三顾茅庐请诸葛出山,纳庞统、马超、文长、汉升等,遂成三分天下可以看出,史已有明载。在用人的方式上,诸葛确有不如,当然这可能跟蜀汉最初的格局与气象有关。文长一生最强劲的一笔是在汉中太守职位的任命上。先主识人的明智在此充分体现,他启用魏延而舍弃张飞,任命为汉中太守。这固然跟本文前面引用魏延“拒之、吞之”这一番话有关,毋宁说先主是明了和认可魏延的军事才能。或者说魏延在蜀汉政权中唯一认可的老板是刘玄德。对刘备,他是服气的。三国时期,汉中的地位非常重要,谚云:前控六路之师,后据西蜀之粟,左通荆襄之财,右出秦陇之马。《三国志·蜀书》卷十一列传中的杨洪传云:“先主争汉中,急书发兵,军师将军诸葛亮以问洪,洪曰:‘汉中则益州咽喉,存亡之机会,若无汉中则无蜀矣,此家门之祸也。方今之事,男子当战,女子当运,发兵何疑?’”所以先主用文长是用其胆与独当一面的军事才华。而据《三国志》云:“五年,诸葛亮驻汉中,更以延为督前部,领丞相司马、凉州刺史。八年,使延西入羌中,魏后将军费瑶、雍州刺史郭淮与延战于阳溪,延大破淮等。”可见,即使在蜀汉后期诸葛首先用的也是魏延独当一面的军事之才。他确实不负所望,顺利完成决策层的战略部署目标。这些都为之后诸葛七出祁山、延子午谋略的提出设下伏笔,可见这一奇谋的提出是他深思熟虑,经过多次分析判断,结合当时蜀魏战争情形提出的大胆之策。诸葛前六出祁山已无功,何不佐于奇谋,行大胆精微一战?

    岳武穆之从军事迹,史料纷呈。且不论早期其与岳家军平定军贼、游寇,镇压农民起义军中的是非功过,但其军事才华已无人能置疑。当时“人言岳承宣(按:岳飞曾官承宣使)智勇为天下第一”。宋高宗也承认:“卿为一时智谋之将,非他人比。”宰相张浚对岳飞善以谋略取胜曾叹为观止:“岳侯神算也!”又若《开封仪同三司加食邑制》称:“(岳飞)临敌而意气自若,决策而机智若神。”《除清远军节度使湖北路荆襄潭州制置使制》云:“岳飞策虑靖深,器资沉毅,有冠三军之勇,而计然后战。”《枢密副使加食邑制》更有云:“岳飞果毅而明,深沉以武。奇谋诡计,早推韬略之高。”冠绝一时赞誉之词,不胜枚举,武穆也当之无愧。

    岳飞以智取胜,在南宋诸大将中,“非他人比”,有例云,宋名将张所曾问之:“汝能敌几何?”飞曰:“勇不足恃,用兵在先定谋,栾枝曳叶以败荆,莫敖采樵以致绞,皆谋定也。”从其可见一斑。武穆一生主要功绩在于对金的民族之战,他灿烂夺目的军事才华在这场战争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收复建康是他系统北伐战略的最初一环,乃至一路征战,直到取得南宋对金五大战役中的两个:郾城、颖昌之战的全胜,以累卵之势进逼金人。郾城战役更被时人誉为“宋金在平原上大规模骑兵对骑兵作战的第一次”,并以宋胜而告终。正当时,他正欲挥师北进,“直捣(金人之老巢)黄龙府”时,宋高宗十二道金牌令将其召回。大好局势、十年经营毁于一旦。乃至后来的“风波亭”之祸,“天日昭昭”成为他一生中最悲壮的绝唱。南宋朝以来好不容易被带动的刚健强劲的阳刚之气被彻底抑制。随之而来的民族上的、文化上的、政治上的万马齐喑局面,被以高宗、秦桧为首的民族败类统治阶层控制。绍兴十一年,巷道其民不敢过问岳将军事,历史被疯狂篡改。与此同时,朱程“存天理,灭人欲”理学兴起,迎合了当时社会形势的需要,平时坐而论道,国难时一死报君王,不求作为的文化氛围笼罩民族上空。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