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是一块空地或是一堵残缺的墙,我们是无数次从它身边经过的过客;世界在尽情地欢唱,大多数时间我们是沉默的聆听者。音乐是影响人类生活的重要艺术形式,潜移默化是我们对待它的正确态度。在那些心灵疲倦的小憩中,记得时刻给自己的心灵放个假,在忘我的情绪中,融入音乐的境界。它可以让我们在劳累中精神焕发,倾听着来自心灵深处的独白,领会世界最深沉的表达。因此我们要牢牢记住人生里与音乐独处的时光。
观心自照:《遗教经》云:世皆无常,必会有离;勿怀忧也,世相如是。一个人不论从艺术的哪扇门进去,只要到了高峰,与其他艺术必有相通之处。诗文与音乐之间,或戏剧与绘画之间,乃至一切的艺术心灵,都像一个房子里开许多窗,向外看每一扇都不同,向内看只有一个房子。艺术与宗教心灵,何尝不也是在同一个房子呢?正如泰戈尔说的,生命里不能缺少游戏。只有放松的、从容的、无所为的心情,才能使自己游戏于红尘三昧。
老子《道德经》云:“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近于道。”《金刚经》偈曰: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曰如来。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这些哲言片段围绕心需要善护持而向人们展开形而上“道”求证的一条通彻之路。其中涉及到水,水正因至柔之性,驰骋于天下至坚,乃成其大也。作为我们普通人学习“道”的精髓,应该以辩证、如水、八面玲珑的思维特征去看待周围的事物与环境,保持“道”的内核光明,内在平衡祥和,外在融会世界。不要困扰于心的静止处,因为心是圆融无碍向时间滚动的,当它以始终保持如一的状态,时时善护念意时,那么我们会发现即使再高深莫测的“道”,也平凡得如同我们身边最熟悉的小草。
第四章 何堪善护我们的心
——上善若水
当心灵有大片的阳光掠过时,天边的飞鸟也安静地收拢了飞翔的翅膀,原野那片麦地也在春天里从容梳理一年的脉络。至于我们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时间,它开始缠绕如麻、欢欣如歌。而温暖对于我们而言,是一种什么感觉呢?就比如某个时刻,以谦下之心翻读《周易》,把自己埋在那一种清冽的感受里,体会天地万物周流六虚的变化,心里的空间也在一点一点地填充。要知道,在许多时候,我们的心灵更像一个旋涡,那些流落民间的光阴,吉光片羽般席卷来去。无可应住的心,应时时记住善护念,这是保持心灵自在的不二法门。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