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这样解释本爻:“‘艮其辅’,以中正也。”这里指出:“约束自己的嘴巴,不要随便乱说”,说明六五爻居于中位能守中道。这一爻告诉人们的正是“祸从口出”的道理。
言多必失,生活当中少说话永远没有错,说话最大的智慧就是慎于言。
《孔子家语·观周》中记载:孔子从鲁国到周朝的都城洛邑去游学时,参观了供奉周太祖后稷的宗庙。庙右边的台阶前面有一个用铜浇铸的“金人”,而且是“三缄其口”,即嘴巴被扎了三道封条。当然这不是叫你不说话,而是表示说话时要慎重再慎重,小心再小心。这还不够,“金人”的背后上还刻有一篇长长的铭文,其中有许多缄言,都是关于要慎重言说的:一是“古之慎言人也”,“金人”是古代教人说话要慎重的人,后人要以此为警戒。二是一个人要“无多言,多言多败”。尽量少说话,言多必失。三是“诚能慎之,福之根也;口是何伤?祸之门也”。如果能够谨慎行事,那就是幸福的根源。口有什么坏处?口就是祸害之门。
孔子认真读完铭文,感触很深,他回头对跟随他的人说:弟子们要牢记啊!这些话实在而中肯,合情而又可信!随后孔子引用《诗》上的话:“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并且说:“行事如此,岂以口过患哉!”如果像这样为人处世,难道还会因为说话招来灾祸吗?
孔子的话不正与《艮卦》中的“艮其辅,言有序,悔亡”相通吗?
要知道,“否”字由“不”和“口”所组成,也就是说“病从口入,祸从口出”。我们要从饮食上多加注意,不要吃不该吃的东西,喝不该喝的东西,这样会造成消化不良,阻塞不通;与人相处,我们更要注意,不该说的话不要说,以防祸从口出。
明朝大将夏充彝在《幸存录》中记载:一天,有五个人在某旅店里一起饮酒谈话。席间,一个姓徐的术士说魏忠贤作恶多端,不久肯定会倒台。另外四人有的沉默,有的害怕,有的劝他说话要慎重,不然会招来灾祸。谁知那位姓徐的术士反而更大声说:“魏忠贤虽然专横,但他总不能把我剥皮,我怕什么!”夜里,众人熟睡,忽然门被推开,闯进来几个人,把那位说大话的徐术士逮走了。不一会儿,又把一同饮酒的另外四个人带到一处衙门,他们看到姓徐的术士一丝不挂地躺在那里,手脚都被钉在门板上。魏忠贤高坐堂上,对这四个人说:“这位说我不能剥他的皮,今天不妨试一试。”就命令手下人取来熔化的沥青浇在那人身上,过一会儿沥青冷却凝固,用锤子敲打,只见沥青和人皮一齐脱掉,形成一副完整的人的皮壳。见此状,那四个人吓得半死。最后,魏忠贤赏给他们每人五两银子压惊,把他们放走了。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