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还是因为他热爱田径。其实人就是这样,如果有一个爱好,非常热爱又没法实现的时候,肯定会通过另外的渠道去填补这种需求。我跑不动我不会跑,但是我可以制造这种与跑有关的东西来满足我对运动的热爱。
生意如战场,打仗不离亲兄弟
阿迪还有一个很好的条件,就是他有一个哥哥——鲁道夫,特别会做生意,是那种很会说服人的人。
他们两个性格中的反差也比较大,他属于那种沉默的,技术型的,对技术那东西很痴迷;他哥就属于那种天天叨叨的人,嘴巴巨能说。其实很完美的一个兄弟的搭配,一个会做东西,另外一个非常会卖东西。
应该说这哥俩性格上的搭配为后来的事业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础。
他们生活在一个小镇,他父亲本身就是小镇上一个很有名的企业家,而小镇又是一个很重手艺的小镇。这跟德国人的群体特征也有关系。比方说生活在慕尼黑,就会以自己的啤酒为荣;如果生活在斯图加特,就会以自己的汽车品牌为荣。他们一个小镇上出了这两兄弟,这两兄弟又做得这么好,十里八村的,一提起来,会很有荣耀感。
他们兄弟两个在事业达到一定高度之后,在小镇上过得很风光,车子妻子孩子,一个也不少,小日子红红火火过得也不错。
其实他们起步也不容易,一开始他们做出来的鞋也没人要,谁也不知道你,没人要也没人来找你,而且战后多萧条呀,也没钱,这时候他要去做面包多好……
没准儿能做成德国的好利来。
做面包可能更靠谱一些,但就是因为阿迪的一根筋,选择了做鞋,然后他就把怎样做一双好鞋的招儿全用上了,在技术上就有了很大的突破。阿迪达斯的那三道杠,是有功能作用的,他用三道杠加固了鞋底与鞋帮,成为一个技术创新。但是这些优点消费者怎么可能知道呢?这时候就体现出鲁道夫的特点了,他说咱先拿出去让别人试穿,这些人也都是镇上的,又不会到处乱跑,送给他穿,他总不好意思不给钱,咱们先说免费,他穿了肯定觉得好。结果有的一周以后就把钱付了,有的还客客气气地说那要不我再订几双,感觉鞋确实还不错。
做的是人情生意嘛。
对,人情生意,信誉生意,你看这哥俩一个会做鞋,一个会卖鞋,这一下子就变成了一个完美的组合方式。鲁道夫就不断地复制这些方式,阿迪也发现只要做出一双好鞋,大哥就能卖,那咱就组合起来。这用现在营销学的术语就叫做crm,他们就有一个很庞大的客户数据库。他送鞋也不是白送的,他是有目标的,这边把鞋卖出去,那边又做客户管理了,整个流程很完美。当时小镇也不大,就3 000多人,基本上一跑,该布的点就都布到了。
他们当年做这一切的时候,完全是自发的,没有多少理论作为依据的。
所有的理论都是根据他们自己的行为总结出来的。
但不管怎么样,反正后来他们这事做得挺好。
做得好了一点以后,阿迪达斯勒又体现出了他的一根筋性格,他对这个鞋就迷到那种程度了,生意做得这么好自己还跑去学做鞋。到那些专门教做鞋的学校,正常的要两年才能学会,而他花了一年的时间就学完了。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