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生的旅途上,或许我们需要在黑暗中摸索很长时间才能见到点点光亮,或许我们前行的步履总是沉重蹒跚,或许我们虔诚的信仰会被世俗的迷雾缠绕,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以勇敢者的气魄,坚定地对自己说一声“坚持”呢?坚持是赢得最后成功的唯一法宝。
“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在坚持的道路上,不一定会有鲜花与美酒,但一定伴有寂寞与荆棘,关键是在比拼谁的耐力能够等到峰回路转的那一刻。当别人奉劝我们放弃的时候,当别人质疑我们能力的时候,当别人看见我们挣扎得遍体鳞伤却还要冷嘲热讽的时候,懦弱的人被淹没了;而坚持的人眼中有一盏希望的明灯。
成功者更要坚持,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更辉煌的成就。法国作家拉罗什夫科说:“取得成就时坚持不懈,要比遭到失败时顽强不屈更重要。” 成功者容易被眼前的小胜利冲昏头脑,失去了取得更大成功的机会,甚至前期胜利的果实也付之东流。明朝末年,农民起义军首领“闯王”李自成成功攻占北京,崇祯皇帝在景山自缢,但李自成却以失败告终。究其原因,有人认为他错用牛金星、误杀李岩;有人认为吴三桂做人不地道……这些只是外在的表象,真正的原因是“闯王”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失去了“闯劲”,没有理解“宜将剩勇追穷寇”的重要性。
捷径也的确是存在的。如果我们需要从a地点到达b地点,在信息足够的情况下,我们总是可以找到最佳路线,选择最快的交通工具。做任何事情总有诀窍,掌握了这些诀窍,事情会做得又好又快。记得我小时候从母亲那里学会用事先烤热的刀切面包——这样面包就不会碎,也不会有面包屑黏在刀片上。许多年来,不知道多少朋友在见到我如此切面包的时候都很吃惊:“我为什么今天才知道呢?”
不过,捷径不是在任何地方都存在的,有些事情也确实没有什么窍门,尤其在学习方面更是如此。学习是个漫长的过程,这个漫长的过程可以划分为若干个阶段来实现,这些阶段都是无法省略的。好像人类生育一样,从怀胎到分娩,大抵都是十个月,没有什么捷径,没有什么窍门来“催生”。
美国作家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写了一本书《异类》(outliers),其核心是“一万小时定律”,就是不管你做什么事情,只要坚持一万小时,基本上都可以成为该领域的专家。证明这个定律的方法也很简单,就是统计学中的归纳法。例如,比尔?盖茨在开办公司之前,就已经接触计算机编程一万个小时以上了。
一位学生告诉我,她中学时期非常努力地学习英语,但她在班上的英语成绩还是很差,她断定自己没有语言天赋,对学习英语已经绝望了。后因工作需要,她不得不与英语打交道,开始花更多的时间学英语。几年后,单位安排一位外国朋友来单位做演讲,她惊奇地发现自己不但能听懂英语,而且听得是那么真切,理解得是那么透彻。这简直就是一个奇迹,根据她的测算,这种奇迹也是出现在她持之以恒一万个小时之后。
当你想在某个领域取得成就的时候,首先请你在心底刻下几个字:“坚持一万个小时,奇迹一定会出现!”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