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评是管理的另一面
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深化,商业和贸易的发展,促进了考评体系的发展:时间、长度、重量、温度、体积、货币等,由此可以看出现代社会建立在考评基础之上。正如迪恩?r?斯彼德所说的,事实上,所有的科学和工业进步都依赖于考评和越来越多且日益复杂的考评工具的不断发展和精确——如望远镜、显微镜、x光、原子钟等。参见 [美]迪恩?r?斯彼德:《绩效考评革命》,北京,东方出版社,2007。随着商业和贸易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的广泛深入应用,我们的生活已经被考评所包围,在工作之外,我们每天花费大量的时间实施考评:时间(从早上被闹钟唤醒开始)、食物(口味、营养)、天气(温度、降水、风速)、金融(工资、股票、保险、油价、房价)、教育(分数、学校、排名)等。考评存在于我们每个社会人的生活中,只是我们没有把它称为考评而已。
推及组织的管理,如果基于管理者的行为对管理进行分析,管理活动实际上是一系列连续的决策和判断,而决策和判断的背后就是管理者的正式或非正式考评,即:从正面看是管理,而它的背后是考评。所以,将考评视作管理的另一面比将考评归为管理的组成部分好像更恰当些。正因为如此,考评对于组织的重要性无可替代。
正式组织的管理高度依赖考评
大量研究显示,当今组织中,管理的工作强度极大,从外部到内部、从宏观到微观,管理活动表现出越来越多的多样化和非连续性。以企业为例,某咨询机构的调查显示,一个平常的工作日,发生的事情数量惊人:一个1 000人左右,从事社会服务的企业,一天平均约发生11 000件事情,其中除50%高度程式化、标准化的工作外,其余的事情均有较大的变数,而一般的企业对程式化和标准化的工作,也未必能够控制得标准,即也可能存在变数。即使一个1 000人左右的生产型企业,一天也要发生4 000件左右的事情,其中40%左右的事情可能存在变数。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外部(股东或上级)对企业的绩效要求越来越高,他们需要通过考评来确认企业管理层是否在按照其意图和要求经营企业。来自外部的考评压力,势必直接影响管理层的行为,转变为其对业绩目标的分解和对过程的控制,特别是对可能存在变数、可能发生波动的事情的考评,自上而下的考评冲动由此形成,所有部门、团队和个人都不知不觉被纳入越来越多、越来越精细的考评中,组织对考评的要求变得越来越高,所有组织均面临着优化考评体系的巨大挑战。
考评提高和澄清了管理者和员工相互间的期望
人们习惯于按照明确的指令行事,期望模糊就容易产生歧义,令人无所适从,而现实中管理者习惯于用“口号”来代替明确的指令,下面是部分企业在管理中自上而下提出的期望:
“要确保网络信息及时准确地发送和接收,正确、有效和快速地处理信息系统突发事件,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事件对公司生产、经营、管理造成的损失和对社会产生的不良影响。”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