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有“毒”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第三节 爱情受挫后,感觉人生没有“电”(1)
    第三节 爱情受挫后,感觉人生没有“电”(1)

    ——没有“电”的背后,是不敢去爱

    你等着意中人赴约一起看电影,然而电影开始了,他还没有来,电话也无法打通。此时你有什么想法?大概有四种可能:

    1. 他不爱我了,所以就不来了。

    2. 他出车祸死了……

    3. 他不爱我了,不回电话是因为他出车祸死了……

    4. 他路上堵车了,手机没电了……

    你会更倾向于选择哪个答案?当爱人不至,我们往往会浮想联翩,这些想象中,有人会担心失去爱人(的生命),有人会更担心爱人抛弃自己;有人一会儿会担心失去爱人,一会儿会担心自己被抛弃;而一个心宽的人会往好处想,根本不会有那么多负面的想法。

    第一种选择,我们称之为“回避型”的爱,这种爱的特质表现为对抛弃的恐惧;而第二种选择则被认为是“焦虑型”的爱,这种爱的特质表现为对失去爱的对象的恐惧;第三种爱叫做“焦虑回避型”的爱,这种爱是一种刺猬式的爱,疏远了冷,接近了痛;第四种则对未来始终充满信心。

    其实在不同的时刻,这四种模式都有自己的优势;比如一个对抛弃很敏感的孩子,从小生活在一个生存资格经常受到现实和想象层面挑战的环境,这样的孩子往往发展了一种“天气预报”的功能,随时准备着可能发生的糟糕事件。由于他们善于发现危机的预兆,这往往让他们提前采取行动,避免灾难,但这种生存策略如果成为他以后的唯一方式时,往往就会有问题。一个人的成熟在于他能够灵活有弹性地面对这个世界,而不是只用一种僵化的固定的方式来做事情,他的现实感要强到发现自己可能在不知不觉中将过去的一切复制在现在。

    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无常经》云:“世事无相,相由心生,可见之物,实为非物,可感之事,实为非事。物事皆空,实为心瘴,俗人之心,处处皆狱,惟有化世,堪为无我。我即为世,世即为我。”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