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品质成就智慧人生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第三卷 态度决定成败(7)
    第三卷 态度决定成败(7)

    从此,莫泊桑更加刻苦地练习写作,决心让自己“根深叶茂”起来。1880 年的一天,莫泊桑将自己创作的小说《羊脂球》放在了福楼拜的书桌上。福楼拜看后拍案叫绝,兴奋异常,让他赶紧寄往刊物发表。果然,《羊脂球》一面世,立即轰动了法国文坛,莫泊桑也因此进入世界文坛。此时的莫泊桑已到而立之年,在巴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职员位置上工作了多年,也忍耐了多年。

    我国东晋时代,王献之曾向父亲请教学好书法的秘诀,王羲之指着18 只大水缸对他说:“秘诀就在这些缸里,你把这些水缸里的水用完,自然就知道了。”王献之照着父亲的话,用那18口缸里的水磨墨写字,写完了满满18缸水,书法大有长进。后来加上自己的创造,终于成为比肩父亲的书法大师,享有“小圣”的美誉。

    现代,齐白石初学刻印,有一次问老师铁安:“我为什么总刻不好呢?”铁安笑道:“山上有的是楚石,你挑一担回去,随刻随磨,等它们都成了石浆,那时就刻得好了。”齐白石如法炮制,果然大获成功,而且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成为一代艺术大师。

    第五章 做情绪的主人

    每个人都要掌控好自己,做自己的主人,不能随心所欲地做事情。自由是相对的,所以我们要在规矩之中寻求自由又要不悖于规矩,做情绪的主人,自由地生活。《鲁宾逊漂流记》的作者、英国著名作家笛福曾说过,不管是在最快乐、最惬意的时候,还是在最忧愁、最恼火的时候,理性是用以镇住各种坏脾气的唯一要素。

    成功学大师戴尔·卡耐基刚拓展自己的事业,在全美各地巡回演讲的时候,纽约《太阳报》的一位记者在报上撰文抨击卡耐基和他的工作。年轻气盛的卡耐基怒不可遏,他认为这个记者在刻意扭曲事实,侮辱了他的人格和理想。于是,他打电话给《太阳报》的负责人,要求刊登澄清真相的声明。卡耐基当时就一个念头,要让犯错的人得到应有的惩罚。几年以后,当卡耐基的事业越做越大的时候,他开始为自己当初的幼稚行为感到羞愧。他体会到,自己当时气冲冲地要求澄清事实,但实际上,那份报纸的读者,10个人里面或许只有1个人会看到那篇文章,看到那篇文章的人里,有一半的人会把它当成小事一桩,而真正注意到那篇文章的人中,又有一半的人会在几个星期后彻底忘了这件事。这样来看,这篇文章对自己造成的负面影响实在微乎其微。那么,澄清真相又有什么用呢?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