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瞎闹,不值一提!”
“你这身西服穿着真帅,刚订做的吧?”
“哪里,我看差不多就像一个乡下佬了。”
为人谦逊,这是人的一大良好品德,而失败者则完全曲解了“谦逊”一词的含义。他们以为把自己从山崖推到低凹处,表现出一些屈辱的幽默性,就是“谦逊”。但糟糕的是,他们的耳朵完完全全地接受了这些自我否定的语言。而机械运动着的大脑,随之又把这些话不知不觉地当作应该记录下来的事实收藏起来。
生活中的成功者,无论对什么样的奉承话,都是轻轻地说声“谢谢”而给予回应。奉承也好,祝福也好,仅仅是一声“谢谢”就足以表达自己的心情了。率直地接受别人对自己的尊敬,也可以提高自我评价。
科学家对那些曾到达人生理想顶峰的伟大成功者做过很多研究,结果表明,这些人都有一个共同特点,他们对自己都有较高的评价。如本杰明、富兰克林、爱迪生……如果你能读读他们年轻时所写的东西就会发现,他们无一例外地高度评价着自己,认识着自己存在的价值。
著名的海伦·凯勒,尽管眼瞎耳聋,却在她的一生中为比自己更不幸的人们做出了出色的贡献;爱因斯坦没有考上大学;伽利略在西服店里打过小工,然而他们都在人类史上流芳百世。美国前总统林肯之所以成功,就因为他在大家都感到无望、屡屡失败之后,仍然没有气馁。以色列人麦纳汉姆·贝津曾是一个沙漠王国里的贫苦农民之子,年轻时还因参加军人反叛活动而坐过牢,但是他最后成为了国家总统。
不管是在运动场上,还是在商界战场,或是在科学技术领域,几乎每一位成功者都表现出一个明显的特征:他们都承认自己,对自我形象感到满意,对别人能够客观地评价自己而感到高兴。而且他们的性格各具特色,但都各有魅力,能够极其自然地把友人和支持者吸引到自己身边,从不孤立自己。
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鲍尔奇曾经受委托为一个晚宴确定宾客座次,要使所有有身份的人都感到满意,这件事确实令人为难,即使对一个专业的礼仪公司来讲也不大好办。而鲍尔奇运用自己独特的办法去做这件事。在宴会前,他告诉大家,请宾客自便,喜欢坐在哪儿就坐在哪儿,他说:“真正重要的人都是不在乎别人怎么看待自己,而在乎的人都是不重要的。”
鲍尔奇的这个法则可以说适合于一切场合。清醒地认识自己“位置”的人,没必要为争座次而不顾一切,也没必要为把自己置于有利地位而大出风头。正确的自我评价只是默默地给自己指示应该努力的方向。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