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雕之剑侠情缘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第八十六章 由金子引发的血案
    李逍遥忙伸手扶起,道:“原来是孟施主,请起。”孟杰站起身来,只见五人中有僧有俗,形貌俱是不凡,暗暗点头,道:“多亏大师相助,孟杰才得免此一难,敢问法号。”杨过见他先入为主,白眼一翻,叫道:“喂喂,你是我救的好不好?拜谢也要拜对人。”孟杰才知自己闹出一个大乌龙,登时脸色羞赧,转身向杨过苦笑道:“是,是,多谢兄台出手。”

    杨过仰天打个哈哈,笑道:“你当真要谢我么?看你也算有钱人家,不若请我五人吃喝一顿?”孟杰愣一愣神,显然没料到自己不过随口一说,这位恩人便趁机顺竿往上爬,一时间呆在当地,半晌才苦笑两声,点头道:“这个自然,还请各位随我移驾剑川楼。”说着,引领五人一齐南行。

    走了半天,前面房屋渐多,人声渐高,显然已至市镇。周伯通见街道两旁铺着物品,于是吵着李逍遥要买玩具,李逍遥拗他不过,只好找到一个商贩,伸手入怀掏出一钱金子递到。谁知那商贩见他手中黄澄澄的一片,迟疑半晌,这才试探问道:“大师,这……这是金子么?”李逍遥见他两眼发直,长长的叹了一口气,道:“正是。”

    那商贩快手捉住,放在嘴里一咬,这才放声大笑,道:“金子!金子!我见到金子啦!”其他同行见他走到狗屎运,脸上满是妒色。那商贩不理众人,迅速将玩具包好,恭恭敬敬的送入周伯通手里。周伯通如获至宝,拉着杨过蹦蹦跳跳的向前去了。

    孟杰瞧在眼里,趁机向李逍遥问道:“鹄游大师,敢问适才之物便是金子么?”李逍遥道:“正是。”孟杰呆了一呆,又问道:“鹄游大师可去过北地?”李逍遥点头道:“不错。老衲正是来自北地。”孟杰恍然大悟,道:“怪不得鹄游大师出手如此阔绰。”跟他慢走一阵,又问道:“小生有一事不明。还望鹄游大师指教。”

    李逍遥听他左一个鹄游,有一个鹄游,不免心中好笑,侧眼看着他说道:“居士但讲无妨。”孟杰道:“这金银之物,本该是我中华所有,如今却不知怎的,竟几全然销声匿迹一般,四川、两淮、江浙之地难见半点金银。这,这着实令小生百思不得其解。”李逍遥叹道:“居士有所不知,此事还需从北宋说起。”

    这原因说出来。可真是极为丢人的。北宋末年,朝廷为了讨“金大爷”的欢心达成苟且偷生的所谓“和议”,送光了国库的金银不说,还从民间大肆搜刮,谁敢不交就是犯法。北宋搜刮完了,南宋接着搜刮。因为给“金大爷”上贡必须是真金白银,若敢拿点纸票给人家,“金大爷”立马摔到你地脸上。

    如此反反复复,坚持不懈,金银早就没有藏身之地了。在民间连金银首饰都极少能够见到。别说金银,后来弄得铜币都要绝迹了,铁钱虽有,但一来铸造量在逐年下降。二来携带实在不便,也渐渐不讨人喜欢。最后纸币成为最主要的流通支付手段。

    南宋的纸币种类很多,最主要地是留用于东南地区的东南会子,几乎成了南宋的法定货币,其余的还有流通于四川的川引,两淮的淮交,荆湖的湖会,关外的银会子……这些纸币有以铜钱为本位的,有以铁钱为本位的,也有以白银为本位地……

    而实际上在发行时。$君$子$堂$首$发$由于没有足够的铜钱和铁钱作准备金。只要朝廷没钱花了,就开足马力印钞票。结果是钞票没少印,却是越印越贬值,造成了恶性循环……

    直到宋末此时,人们只能从前人的文学作品里,才能意淫出金银是甚么样子,不得不说是宋朝本身的悲哀:世界上最早的金融危机之一。落到这步田地,南宋的立国基础都开始崩溃了,尽管这座大厦看起来富丽堂皇,实质上已与倒塌的危房无二。

    孟杰呆了一呆,倏然间仰天长长的叹了一口气,道:“当今国势危机四伏,可惜那帮昏君庸臣,还只顾大兴道学,何曾有半点为百姓着想?”李逍遥点头道:“居士所言甚是,四患未除,则国将不国。“孟杰奇道:“不知却是哪四患?”李逍遥道:“民穷、兵弱、财匮、士大夫无耻!”孟杰性子素来直爽,听他直言不讳,只觉得大合自己脾性,拊掌笑道:“大师所言甚是,小生受教不浅。”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