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雕之剑侠情缘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第六十六章 蛰伏潭渊(下)
    正值兴高采烈,帐门中进来一个和尚,约莫四十来岁年纪,容貌儒雅,神色举止均似书生,他走到忽必烈身旁,两人交头接耳的说了几句。这和尚是汉人,法名子聪,乃是忽必烈的谋士。他俗家姓刘名侃,少年时在县衙为吏,后来出家为僧,学问渊源,审事精详,忽必烈对他甚是信任,拉过他的臂膀,引向帐下各人结识一番。

    潇湘子、尼摩星适才受杨过难堪,心中大为不快,此时见他前来,只道是故意奚落自己来着,都不给他好脸色看。尹克西是商贾出身,养就一副八面玲珑心,深知人情世故,见他向自己施礼,霍地站起身来,笑吟吟的点头还礼。马光佐是个莽汉,只顾大口吃肉喝酒。

    忽必烈浑然不以为意,拉着子聪引见李逍遥:“这是我大蒙古国第一国师。”李逍遥左右合十,微微欠身,道:“无量寿佛!”子聪见他妙相庄严,口吐佛门梵音,衣上不染片尘,俨然一个得道高僧,登时不敢托大,道:“小僧拜见国师!”李逍遥道:“得遇既是有缘,居士无须多礼!”右手上抬。

    子聪本要向他躬腰拜礼,哪知双手尚未并拢,只感一股无形的柔力隔在掌间,身子也弯不下去。他五年前潜伏于全真教修行一段日子,于各门各派的秘辛武学颇知一二,此时见李逍遥虚空一托,自己便不能全礼。登时好生佩服,叹道:“国师大能,小僧早有耳闻。今日得见,果然名不虚传!”

    李逍遥微微颔首,倚席而坐。他心知言多必有失,况且自己于佛学一道根本是半吊子,在行家面前却是卖弄不得,拟想一有机会定要问刘侃借几卷佛经瞧瞧,再以自己超出七百多年地见识来个推陈出新,半真半假的连蒙带混。也不怕对方如何怀疑。子聪顿首,屈身在大帐西首坐下。

    忽必烈一揖一坐,向李逍遥问道:“国师此行途中,可有人故意为难?”李逍遥道:“为难倒是不曾。只是陆家庄来了几位高人,还须王爷多加重视。”忽必烈道:“国师请讲。”

    李逍遥道:“其一是当年金刀驸马郭靖,此人擅使降龙十八掌和双手互搏,武功忝为汉人第一;其二是郭靖的夫人黄蓉,本是桃花岛主黄药师之女,曾任丐帮帮主,身怀两派绝学。一支打狗棒使得出神入化;其三是近年来风头极盛地李逍遥,此人年纪轻轻,却习得一身鬼神难测的武功,擅使剑法掌法,轻功更是冠绝天下,纵是千军万马亦留他不住。襄阳有此三人,足可令我蒙古大军难逾汉江。”

    忽必烈道:“蒙古大军数年前攻打襄阳,那时有孟珙驻守,始终难下。眼下中原豪杰聚会守城,又有这三人相助。倒是件棘手之事,不知各位有何妙策?”

    尹克西道:“那三人武功虽强,咱们也未必就弱于了,王爷尽管攻城。咱们兵对兵,将对将,中原固有英雄,西域也有豪杰。”忽必烈沉吟半晌,道:“国师所举,皆是当世高人,岂可轻忽大意?尹壮士豪勇可嘉,只是兹事体大。还须慎重而行。古人有云: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进兵之前。务须成竹在胸。”

    李逍遥颔首道:“兵圣孙武子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败。王爷聪睿好学,行事机敏,老衲佩服!”忽必烈精神一振,道:“国师智慧明辨,博古通今,还请多赐教益。”李逍遥微微点头,道:“宋人依江而战,水军精强。我军固然悍勇无双,却不熟水性,是以地上可成猛虎,水里却成不得蛟龙。当务之急,全在精练水师,取彼之长,补我之短。襄阳纵然高手如云,也难挡我大军铁骑。”

    忽必烈推案起身,大笑道:“好高见!小王得国师,犹刘高祖得张子房也!”向左右道:“快取酒来,我要敬国师一杯。”李逍遥喝了一杯马乳酒,合十道:“老衲不过纸上谈兵而已。如何行施,还看王爷英明果断。”又道:“酒肉虽美,过度伤身,王爷务须慎之。老衲与故友数年未见,欲归帐互诉别情,先行告退了。”忽必烈吩咐左右:“送国师、先生出帐。”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