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逍遥右手一抓,以小无相功将木棍拽回在手,继续与神雕酣斗不休,反复体会快剑与九阳经真义。斗时愈久,心中隐有所悟:“太极剑是所谓的后发制人,先以防御画圆立于不败之地,再利用惯性原则打乱对方的节奏,从而找出破绽克敌制胜。快剑则是讲究以快破万招,以速取胜,当速度超越常人所可以达到的极限时候,一切武功不过是卖艺罢了。”
想着想着,手脚不由慢上几分,喀喇一响,短棍与雕翅相碰,从中折断。神雕不再进击,扇翅而屹,啾啾低鸣。李逍遥抱头苦思片刻,陡然悟道:“何须非执着快慢不可?无论是快是慢,不过是对敌的种种技巧而已,太极剑所谓的慢,仅是对敌时的假象罢了,它的‘慢’是为了更快的节制对手“快”的发力。反言之,快剑若是快得令人无法捉摸,根本无须使用招式,只需先发制人即可。”
左右寻思,豁然开朗,笑道:“雕兄,等会!”说完另削一根短棍,抄在手中,倏地向神雕刺去,速如光电。
神雕眼神如炬,伸翅前贴,与短棍棍脊挨个正着。李逍遥前进半尺,顺势画圆,缠至神雕胸前,倏地剑势大变,霎那间刺出二十余剑,短棍如龙蛇飞舞,流星划月,皆数攻向神雕。
神雕跳后两步,右翼暴扇,翅风何等强劲。李逍遥见剑路被阻,默运小无相功,缓缓作圈,气成漩涡,劲风不及身前便嘎然而消。
神雕见状,咕咕叫得两声,柔声低呼,掉转过头,朝山洞走去。李逍遥见天色已晚,雨势早停,左手一伸,将湛雪清泉招来,跟著入洞。
如此勤练不休,加以先进的武学理念,李逍遥剑术愈显高明,内力既深,一经出剑,静如处子,动若江河,快似惊电,慢犹龟泳。
他尚且自行摸索出一套战法,与神雕相斗之时,渐显轻松,若是欲占上风,也是不甚容易。
这一日,李逍遥跟着神雕,直往东海之滨而来。李逍遥远眺大海茫茫,海潮直激岩石,荡起浪花数丈。
他双手舒张,呼吸半会,缓朝海内走去。他从未来而来,自然知道以人为师,不如以天地为师的道理,如此修炼,内功大成自非难事。
他默运九阳神功,气贯肢体百骸,身子直没海面。经过数月苦习,内力早是大增,直直走到海下数丈深处,气沉丹田,盘膝而坐,猛摧九阳神功。
顿时阳气走遍全身经脉,海水一浪接一浪朝他卷来,中和阳气。李逍遥初时仅在海下数丈之处练功,随着内力日渐深厚,便直往深处去,数丈,十几丈,二十几丈~~~
某日,李逍遥闭目而坐,将九阳神功运至极处,猛然间陡觉心脉通畅无阻,接著一股热流游遍全身。这才欣喜至极,双掌齐推,海水朝两旁压去,腾出空档。
李逍遥提气跃出,身子现出海面,落至海岸。神雕咕咕叫得两声,伸翅拍他左肩。
一人一雕足足亲热半会,李逍遥伸手拿过湛雪清泉,笑道:“雕兄,我又要练剑了。”说完径自朝海边走去。
李逍遥内功大成,瞬间刺出数十来剑,竟是脸不红,气不喘。却见他脚走凌波微步,人影过处,白衣飘飘,不住远近挪腾,浪潮未得近身便被刺得回去。
他见状大喜,使出小无相功来,手转数下,剑气纵横,直直将浪花全数击碎,一时寒芒大作,青光万点。
此时功力即高,所发劲风足以与巨浪相拒,海水荡起,犹如千堆飞雪。李逍遥每每出得一剑,于小无相功的妙用领悟得愈发深刻,渐渐可将真气化为剑气,气旋,气团,漩涡气劲。若欲制出气墙,反是不甚容易,只待功力欲深,自然不是难事。
春去秋来,岁月如流,李逍遥日日以怒涛练剑,日夕如是,寒暑不问,屈指算来来到这世上已有六年了。
他闲来无事,想起独孤遗刻,亦曾尝试将个中字迹融入自身剑道,过得多日,仍是无果。
李逍遥想来想去,不由苦笑自己不知天高地厚:“剑魔独孤求败何许人也?堪称一代剑中神话,要是那么容易领悟的话,这世界早是绝世高手满天飞了。”如此想来,心下稍宽,暗思:“照剧情算来,是时候去找杨过了。”于是起身收拾包袱,一人一雕,朝江南嘉兴飘然而去。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